曾 理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科學技術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種形勢下,IPTV技術也應運而生,它是以一些顯示設備為終端,依賴于互聯網將多媒體數據信息傳播給用戶的一種通信系統技術。IPTV技術的出現,真正實現了電視領域、通信行業和計算機界的結合,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等提供了極大便利。而IPTV技術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應予以高度重視的重要內容。本文首先概述IPTV技術,并就IPTV技術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特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IPTV也稱為交互型網絡電視,于20世紀末出現于英國,經過多年的改良與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現代通信系統。它是以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各種顯示設備為終端,依賴于互聯網,將多媒體交互數據與信息傳播給用戶的一種通信系統技術,在IPTV技術中,涉及多種科學技術和軟件系統,包括信息采集技術、編碼技術、數據儲存與傳輸技術、計費技術和顯示技術等技術,以及媒體信息管理軟件、用戶信息軟件、收費應用程度等多個軟件系統。而IPTV技術提供用戶的這些多媒體交互數據與信息主要是一些流媒體視頻和文件,如數字電視內容、廣播節目、互聯網資源和監控數據等,同時,用戶還能通過計算機、手機和智能遙控器等,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觀看內容。也就是說,IPTV技術真正實現了電視領域、通信行業和計算機界的結合,使用者既可以觀看或收聽到更多不一樣的媒體節目和信息,也能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和收聽,甚至還可以通過對遠程終端的控制進行信息采集。
從用戶出發,IPTV技術的信息播放渠道主要可分為點播和組播兩種。點播方式也稱為單播方式,它可以實現信息的實時交互,也就是說,用戶能夠依照自己的興趣、所處位置、時間安排和其他需求,自由選擇觀看和收聽節目,不受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限制;而組播方式是相對于點播方式而言的,它不能實現信息的實時交互,公眾在收聽和觀看節目信息時處于被動地位,只能讓自己配合節目的播放,但可以選擇觀看或收聽的具體節目。在IPTV系統技術中,點播和組播具有不同的技術要求,點播方式對信號傳播的效率和質量要求較高,而組播則對IPTV系統技術的組播功能有更高的要求。
而用戶終端是IPTV技術的重要組成設備,它是信息接收、儲存和呈現的最終載體,一般而言,IPTV技術的用戶終端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基礎型IPTV用戶終端和集合型IPTV用戶終端。基礎型IPTV用戶終端只有一個以太網端口,用來與外界的以太網連接,而集合型IPTV用戶終端中有更多種類的硬件,如有內置的DSL寬帶網端口,有的集合型IPTV用戶終端還帶有硬盤,用以儲存信息,甚至還有的用戶終端能夠支持無線網絡的連接。總之,基礎型IPTV用戶終端和集合型IPTV用戶終端都是IPTV技術的重要用戶終端,能夠在不同領域和不同情況下發揮不同功能。
另外,IPTV技術作為一種現代通信系統技術,具有許多明顯的優勢。第一,IPTV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更高清的圖像,并且這種圖像的高清度可以接近DVD水平;第二,IPTV技術自由度更高,在IPTV技術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自由選擇觀看或收聽節目的時間和地點;第三,IPTV技術具有互動性,由于IPTV技術是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信息的接收和傳播的,所以,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人與人甚至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互動,其觀看節目的過程不再是單向的;第四,IPTV技術具有綜合性,IPTV技術不僅綜合了計算機和電視,還融合了通信領域的內容,涉及的技術范圍也更加廣泛。
IPTV技術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應用,教學效率更高、擁有更加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實現了教學的雙向性,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這些都是IPTV技術的應用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IPTV技術應用于信息技術教育中,能夠高效接收和播放各種教育節目,并且這些教育節目信息不僅可以來自電視臺,還可以來源于學校。所以,學校可以將信息技術專業的內容整理成視頻或音頻,再通過IPTV技術進行播放,從而提供給學生進行觀看或收聽。如此一來,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過程便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生只要擁有計算機、手機或電視機等終端顯示設備,便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學習視頻,減少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提供教學內容所浪費的時間,教學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育,其教學資源主要來源于教材和教師所提供的各類紙質資源,但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應用IPTV技術,能夠更便利地下載互聯網包括校園網中的學習資源并進行利用,這樣一來,信息技術教育便能擁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互聯網的資源。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大多都是單向的,教師只顧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而學生卻在臺下聽得云里霧里,有時聽不懂也不會被知道和重視。而有了IPTV技術,信息技術教育便可實現教學的雙向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加強,即信息技術教育中應用IPTV技術,有機結合了電視廣播遠程教育和互聯網遠程教育,更好地實現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溝通。比如,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他們可以立刻與教師進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師再通過網絡平臺或后續的教學,解決學生的問題。另外,IPTV技術還能在組播方式的基礎上,進行VC視頻會議和視頻點播等,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改變傳統單一的廣播電視遠程教育。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育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根據教材或教師的要求被動地進行學習,即使自己對其他方面感興趣,也會因為受到學習資源和學習手段以及時間的限制而無法進行個性化學習。但是,IPTV技術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能讓信息技術教育不受各種外界條件的限制,學生無論在哪里,只要擁有電視或計算機等終端設備,并處于可以上網的環境中,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比如,在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并通過電視和網絡,及時收集更多更新的學習內容,包括借鑒網上一些優秀的課件或知識等,同時還可以實現與網絡上的優秀人才交流。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十分有利。
由于IPTV技術具有監控的功能,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應用IPTV技術,教師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的監督。比如,可以通過計算機記錄學生觀看視頻進行學習的時間來判斷學生是否認真學習,也可以通過開發程序監督學生完成作業的程度,從而更好地督促學生學習。而這對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成果,具有重大意義。
總之,IPTV技術為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注入了新活力,是未來電視節目發展的重要趨勢。所以,應明確IPTV技術的優勢,并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充分利用IPTV技術的力量,讓IPTV技術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為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這就要求必須以最科學的精神、最嚴謹的態度以及最專業的水平,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出能促進IPTV技術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措施。相信通過人們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讓IPTV技術和信息技術教育獲得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延梅,李航,劉佳,等.IPTV在廣電行業中發展的前景與分析[J].有線電視技術,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