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水 方 亮
人類對世界的探索越來越深入,這就使人類對探索科學技術發展的熱情持續不減,也使網絡一直都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狀態中。隨著網絡的深入發展,大數據的發展模式更適應當前的發展需求,這就使企業或網絡技術間的合作融合成為了一個新興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廣電網絡的獨立發展尤顯艱難,廣電網在人們的認知范圍內,對其評價都不高,缺乏技術創新和喪失受眾信任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為解決此類問題,早在前幾年的探索中,我們就將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三者的發展結合起來,而這也是我們對三網融合最初的探索。
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網”。電信網是利用光纖、電纜等工具進行信息傳遞,將用戶間通過電信系統聯合起來的通訊體系[3]。廣電網絡就是利用有線電視為傳播載體的信息平臺。互聯網提供廣闊的網絡信息平臺,在技術層面給予支持,而電信網在互聯網提供的優勢特點下與廣播電視網進行發展方向與發展模式上的聯合,可稱之為三網融合,其主要目的是使三者的發展模式逐漸趨于一致,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目前,三網融合的狀態正在朝著更加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對網絡技術進行加工,讓電信網與廣電網在網絡系統技術方面靠攏互聯網,利用互聯網的網絡技術優勢將三者進行融合,使三者間在服務、技術發展等方面朝著更優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三者在進行融合時,功能間的相互影響關系也使融合的狀態朝著多樣化發展。進行主要方面的融合時,三者各有優勢,如互聯網的規模優勢、電信網的傳播載體優勢、廣電網的忠實用戶優勢等,都能讓三者在互相融合的狀態下,進行深入交流,使融合趨于多樣化發展狀態。三網融合的狀態更多的取決與它們本身的屬性,互聯網在融合中處于優勢地位,是提供最多融合資源的一方,因此,融合狀態就更偏向于互聯網一方,以此使融合達到更優。
三者在發展時面向不同的領域,而這也使三者間在某些功能方面有不一樣的發展,進行融合是為了達到擴大服務范圍的目的,自然就會讓融合向多樣化狀態發展。
廣電網絡在專業領域的說法是同光軸纜混合網絡,而在日常生活中則被稱為廣播電視網絡。在最初的發展中,人們將廣電網絡定義為豐富生活的必須存在,其利用作為有線電視信號的物理傳輸載體的身份,為人們展現了一個多彩的、源于生活的、富有內涵的畫面內容,而它所展現的功能還遠不止這些。在日常生活領域,廣電網絡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必須的存在體,它的趣味性源于生活本身而生活的特性又能使其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造就了它,長期發展中的枯燥性,讓人類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生活既然枯燥,那就從第三角度來投影,經過藝術的加工使其變得有趣,而這也證明了人類采取這個解決辦法的正確性。
廣電網絡相比其他擁有更好網絡技術的媒介,喪失了其競爭優勢。于以前的發展來說,在人類探索和追求還未達到某一更高峰時,廣電網絡能夠滿足所需。廣電網帶有的技術壟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壟斷了用戶來源,面對隨后的發展需求,其他媒介,如互聯網則漸漸成為人類追求的另一高峰,其具有的功能可以涵蓋廣電網絡,這就使互聯網成為人類探索的另一目標[4]。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單一個體的發展在自身領域內往往難以取得更具突破性的成就,為解決此類問題,三網融合的發展狀態成為一個新的開發領域,而廣電網絡的發展在這種狀態下更具活力。面對新的市場競爭壓力,廣電網的發展早已喪失了競爭優勢,三網發展在進行技術層面、行業領域、終端服務等方面融合時,為廣電網絡帶來了新的競爭優勢。但由于廣電網絡自身的局限性,其壟斷寬帶領域的劣勢問題逐漸顯露出來,這也給融合發展帶來了困難。
廣電網絡技術在發展中逐漸呈現出以下問題:沒有屬于自己的網絡資源,自身也不具有技術力量;用戶在增加,硬件無變化;技術上沒任何變化[1]。廣電網在發展的最初狀態時依靠的是其他媒介的網絡資源,這就讓廣電網絡的發展呈現出墮性狀態,依賴演變為習慣,對技術的探索也喪失了積極性,最終使其丟失了發展能力。
廣電網絡面向的領域范圍相對來說比較廣,在長期發展中,人們一直對其保持信賴的態度,用戶也在不斷增加,而這也讓其發展劣勢顯露出來。硬件技術方面提供的技術支持較以往而言,毫無變化,難以滿足用戶增加帶來的需求。除此之外,技術方面也沒任何變化,究其根本,依賴性是使其喪失發展動力的主要原因。
針對以上幾個重要的技術弊端問題,我們可以采取這些有效的解決辦法,利用三網網絡層面的融合優勢,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資源。互聯網與電信網在發展中帶有自身特色的網絡資源,互聯網是信息的聚居地,于信息收集來說,最具資源優勢,而電信網在擁有忠實用戶的基礎上也能最大程度對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三網融合狀態讓二者對信息收集整理的優勢得以凸顯,廣電網可以在總結二者優勢的基礎上,延伸出擁有自己特色的網絡信息資源。
運用三網技術層面的融合發展技術。互聯網的發展是最迅速的,資源共享、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實時交互性等都是其具有的資源優勢,而電信網的資源優勢有品牌優勢、接入技術優勢和網絡、應用優勢等。這些優勢基本上都是廣電網絡所缺乏的,因此,在發展技術層面的融合時,廣電網絡可借鑒二者間的優勢特征,完善和發展自身技術,以此確保用戶享用更好的技術條件[2]。應用三網終端層面的融合,升級廣電網絡硬件設備。互聯網與電信網的終端設備能夠應對用戶急劇增加的情況,其硬件配置到位是最主要方面,讓廣電網借鑒二者的硬件配置,能使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收視體驗。
廣電網絡的發展劣勢在三網融合的發展背景下顯現出來,面對自身在技術、設備等方面的不足,有效利用三網融合中其他兩個領域的優勢來彌補自身發展的劣勢,是順應發展潮流最有效做法,同時也讓自身在融合中獲得新的市場競爭優勢,更好地適應發展的需要,避免被時間、被市場所淘汰。
參考文獻:
[1]徐玉峰.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網絡技術問題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2):241.
[2]李小蘭,劉晨鳴,葉志強.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分析與建議[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2(4):27-29.
[3]劉晨鳴,葉志強,劉偉東.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網絡信息安全政策及技術措施思考[C]//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2015.
[4]涂聰,劉晨鳴.三網融合背景下我國廣電網絡信息安全政策及技術措施思考[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4(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