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幼兒園 云南玉溪 653200)
《新綱要》指出了幼兒園美育的培養目標,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根據這一精神,要求教師在探索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要做出有效的教學。[1]
教師在幼兒教學中應創設寬松的藝術環境,運用多種感官,讓孩子感受美、發現美。首先,幼兒所處的教育環境應是自主而又豐富的,包括幼兒園整體的大環境和班級的小環境。例如,在幼兒園美術陳列室擺放各種可供欣賞的畫作,以及幼兒的繪畫、手工、泥工等作品;在班級內除師生共同布置的墻飾環境,同時為幼兒設置多種選擇的活動范圍,如:色彩區、版畫區、拼剪區、泥工區、寫生區等,讓幼兒自由選擇,使孩子能按自己的思維活動進行創造,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求,培養美術情趣。[2]
其次,制造濃郁的藝術氛圍,運用環境對多種感官的刺激,將其融入美術作品之中,通過自己的主觀感受、情緒體驗產生聯想通感,這也正是《新綱要》:“組織教育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的體現。例如:手指畫《葡萄》,教師引導說: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一起去參觀果園。看看果園里生長著什么水果?一顆顆葡萄都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圓的葡萄寶寶手拉手站在一起,就組成了一串一串的葡萄。小朋友們仔細看,哪兒站的葡萄寶寶多,哪兒的少呢?引導幼兒發現在一串葡萄中,上面和中間的葡萄多,越往下越少。葡萄是什么顏色?葡萄不光有紫色,還有綠色。這時教師出示手指畫說:可是啊,果園里還長著這樣的一串葡萄。小朋友們看一看,它和其他的葡萄有什么不同?它的身上沒有手拉手站著的葡萄寶寶,小朋友有沒有好辦法讓葡萄寶寶出現呢?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用手指點畫的方法畫出葡萄寶寶。先從葡萄葉下面的葡萄開始畫,黑線圈起來的地方就是葡萄寶寶們要站的地方。手指蘸上顏料,注意顏料不要沾的太多。在調色盤的邊緣輕輕蹭去多余的顏料。在紙上按一下,不要上下左右亂動。一顆挨著一顆的點,點畫時不能出黑線,上面和中間的葡萄要畫得多,往下漸漸減少,尖端畫一顆,這就成了一串葡萄。教師可以要求幾名幼兒到前面進行嘗試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指導。
手指畫課,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例如,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有教師帶來了小蝌蚪放在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著小蝌蚪,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說:“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有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么會是青蛙呢?教師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幼兒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看到孩子們對小蝌蚪這么感興趣,教師可以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對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于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了解除了用筆還可以借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最熟悉的身體器官手。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了幼兒的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一節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么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教師邊用優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剛才老師是用什么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說出“手指”進而教師告訴幼兒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此環節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范與語言的敘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教師通過語音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哪個小朋友能說說小蝌蚪長得什么樣?是什么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往不同方向。讓幼兒嘗試作畫,畫出不同姿態的小蝌蚪。幼兒嘗試,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現出不同姿態游動的小蝌蚪。
畫的過程中,請幼兒來添畫尾巴。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范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指導并提醒幼兒畫好后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并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教師還可以出示青蛙圖案,并且設置疑問引導:這只青蛙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大家,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里,那我們一起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蝌蚪寶寶吧。幼兒開始行動,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并且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幼兒大膽細心有創意的作畫。教師通過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兒的游戲心理。
在最后環節,教師進行作業評比。引導幼兒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將幼兒作品布置到青蛙圖案旁。評價的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強化了兒童的滿足感。
總之,通過手指畫的教學,真正體現面向全體幼兒和發展個性特長相結合的原則,滿足幼兒的需要。手腦并用,促進幼兒小肌肉群的發育,使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大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