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蔣 慧
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在我國已開展多年,無論是對于國家監督管理幼兒園,還是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飽受詬病。如何改善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已成為幼兒教育領域的熱議話題。目前在國際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和其他領域中,第三方評估得到大力推廣,其獨有的優勢或許可以為突破現有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困境提供新的契機。
從國際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的實踐來看,在英美等部分發達國家,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工作不再由教育行政部門承擔,改由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中的專業人員擔任。 政府的工作重點則放在宏觀調控和管理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韋斯亭豪斯學習公司就接受了聯邦政府的委托對啟蒙計劃實施評估,這就是早期美國幼兒園教育評估模式中典型的第三方評估。而人們熟知的美國幼兒教育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簡稱 NAEYC)則通過他們所頒布的幼教機構認證標準對幼教機構進行質量認證。當前,幼教領域中的第三方評估模式早已受到美國政府和社會公眾的認可。除美國外,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法國政府牽頭促進中介機構的發展,通過政府向中介機構提供資助,委托他們開展評估。西班牙等國家也通過專業部門和人員對學前機構進行質量評估。英國負責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的教育、兒童服務和技能標準局(Office for Stan 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簡稱Ofsted)不需對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其最高領導可以直接向教育大臣提出職責范圍內的活動事項的建議。且Ofsted還會就一些評估項目向多家中介機構招標,提供經費委托他們來開展評估,并對他們監督管理。Ofsted的主要精力用于對全國評估工作的宏觀管理和具體的評估指標體系的制定等。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近年來也推行幼兒園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如東京都第三方評估公司和日本厚生勞動省建立的第三者評估公司,后者還建立了保教機構的第三方評估制度。此外,國外一些示范園也通常由獨立的專業機構作出評定。雖然國際幼兒園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或許也存在一些問題,但大力發展作為第三方的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機構,已成為這些國家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的普遍現象。
“第三方評估”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個名詞,最早由西方學者提出,并傳入到我國經濟領域,后發展到多個領域。當前,第三方評估雖已推廣到政府績效評估、市場調研、高等教育評估等領域,但中西方對之理解卻有所不同。
從已有研究來看,國外學者定義第三方評估中的第三方是處于第一方——被評對象和第二方——顧客之外的一方。在這里,第三方與第一方、第二方不存在任何行政隸屬關系或利益關系,因此,這里的第三方往往也被稱為“獨立第三方”。很多時候,這里的第三方是由非政府組織擔任,如專業評估機構。
我國學者對“第三方評估”的理解與西方學者存在差異,且不同領域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從政府績效評估領域來看,蘭州大學包國憲根據評估組織實施者的不同,認為“第三方”評估(評價)是外部評估,與內部評估相對,內部評估指的是由政府及其部門召集,負責組織實施的績效評估;由獨立于被評政府的社會機構組織實施的績效評估,則稱為外部評估,也被稱為第三方評估。評估活動的組織實施、評估標準或內容等都由第三方擬定。鄭方輝則把第三方評估分為委托第三方評估和獨立第三方評估。還有研究者認為第三方評估是由社會開展的評估。他們甚至把輿論界、一般社會組織和公眾都涵蓋在第三方內。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從第三方評估應有的專業性邏輯來看,輿論和一般社會公眾不具有第三方資格。
目前教育領域中的第三方評估探討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并且對“第三方評估”的界定不同于政府績效評估領域。高等教育領域內的第三方評估是指由獨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的高等教育評估中介組織對高校的辦學資格和教育教學水平等進行的評估活動。即第三方特定為高等教育評估中介組織。因而第三方教育評估組織即為“教育評估中介機構”。從教育評估機構的主體上看,主要有四大類:一是教育行政部門舉辦;二是科研單位舉辦;三是社會團體舉辦;四是社會力量舉辦。馮新瑞指出教育管理中的第三方評估是否有效取決于第三方評估的獨立性和專業性。
由此可見,國內外學者對第三方評估認識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第三方”的認定上。國外的第三方突出評估的專業性、獨立性和非營利性質,多由非政府組織擔任。而我國的第三方評估中的“第三方”也強調第三方的獨立性和專業性,但類型多樣。或許這與我國相關領域的非政府組織發展不夠成熟和普遍有關,全部由非政府組織來承擔評估職責不太現實。總的來說,無論是哪個領域中的第三方評估都普遍認同獨立性、專業性為其內在特質。
具體來看,第三方評估的獨立性主要是指評估機構與被評對象、政府部門之間無行政隸屬或利益關系。這樣評估才能不受干擾,并能避免評估分析時避重就輕、不做客觀判斷,從而可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公信力。“獨立性是維持自己公正形象,從而獲得多邊信任而取得評估業務的根本所在。”專業性則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評估工作的專業性。第三方評估應在評估內容選擇、評估指標制定、評估數據處理、評估結果發布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上進行,這樣評估后反饋的信息才能比其他的評估模式更具有實質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能最終達到等級評定和被評對象質量提升的雙重評估目的。其次,人員構成上。由于評估是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因而對參與人員的基本素質、知識結構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尚虎平基于對美國公共政策評估實踐的分析,指出:“第三方不僅在利益關系上與作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以及相關政策制定者保持了距離,更主要的是他們在評估中的專業性受到人們的推崇。”此外,第三方評估的專業性還體現在嚴格的評估標準和程序。第三方評估的這些特點必然要求其由專業的組織或機構來承擔。
鑒于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困境和國際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經驗,結合第三方評估的內涵,本文認為第三方評估是突破現有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模式的新思路。
盡管在我國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中引入第三方并非全新事物,但在當前學前教育發展背景下,有效實施第三方評估依然存在不少的挑戰,仍需要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
教育行政部門需要改變過去對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大包大攬的局面,重在宏觀調控和管理上,為引入第三方評估創設適宜的發展環境,從而促進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整體水平的提高。
1.建立制度
政府需要從合法、規范、標準等方面幫助第三方提升公信力。一些西方國家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第三方評估是由國家通過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予以確認的。我國也可以借鑒這一做法,通過一定的規章制度明確第三方評估所應具備的能力及操作方式,提供的服務應符合哪些要求等,這樣既可以避免該類組織機構設立過多和濫用第三方評估職責,規范其發展,還可以讓第三方評估具有合法性和主體資格,取得各利益主體的信任,同時其評估結果也更能為人們所認可。真正做到幼兒園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2.對第三方進行監督
政府部門需要對作為中介組織的第三方教育評估進行監管,形成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機構監督機制才能保證其社會職能的良好發揮。這是因為:第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機構仍然是一個“經濟人”主體,如果缺乏有效監督,這些機構很容易會片面追求商業利益,或因受到其他利益團體的壓力或利用而使其評估行為具有傾向性,從而喪失獨立性;第二,對評估機構評估行為的監督可以避免評估機構為逃避評估活動的困難性、復雜性而偷懶。此外,政府還可以鼓勵這些機構建立行業內部規范,進行自主監管。
3.確保第三方的獨立性
在國外,第三方評估機構的獨立性往往是通過法律或行政命令的形式予以確認的。政府要給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的發展讓渡空間,讓一定數量的第三方專業評估組織得以建立起來。政府可以監督、管理他們,但不應該任意干預他們的發展。
1.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他人對自己工作的考評
幼兒園要了解第三方評估的目的和價值,清楚它是以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為出發點的。一方面,它既能幫助幼兒園通過理清整體情況、發現問題來督促發展;另一方面,評估獲得的較好結果有利于幼兒園吸引更多生源和獲得更多的教育捐贈及政府資助。
2.不能忽視內部評估
第三方評估雖然因其獨立性能堅持客觀的態度和價值中立,但依然屬于外部評估模式。任何外部評估模式都有可能因其獲取的資料有誤或對評估對象的理解不到位而不能準確反映幼兒園的真實質量情況,幼兒園內部評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開展第三方評估并不意味著忽視內部評估,只有當外部評估和內部評估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實現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通過內部評估,主動尋找問題,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1.堅持獨立性
堅持獨立的第三方評估立場體現在:評估工作過程中做到公正,不受任何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客觀呈現評估結果。第三方要認識到:如果評估信息失真,既會影響公眾對第三方機構的信任度,也會影響政府的決策和社會公眾的選擇,還會擾亂幼兒園的發展方向,最終也會影響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2.發展專業性
當前第三方專業性的發展應關注以下方面:首先,充分體現利益相關者的多元聲音。第三方評估機構作為獨立的評估機構,并不是說它在評估過程中不考慮其他利益者的觀點,恰恰相反的是,為保證評估的科學性,需要把利益相關者納入到評估中,協商和融合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觀點。這些利益相關者涉及兒童發展專家、家長、教師、幼兒園管理人員和幼兒等。甚至還可以嘗試讓這些利益相關者參與評估目標和內容的制定,收集利益相關者的反饋信息。在此前提下形成的評估結果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其次,提升第三方評估者的專業素質。當第三方評估機構擁有專業的評估人才時,可大幅提升評估的科學化水平,增強評估結果的可信度。再次,形成切實有效的評估技術及方法,遵循嚴格的評估標準和程序。在完善和改進已有評估技術的同時,評估者可以不斷探索新的技術和方法,開發新的評估工具和手段。其中,嚴格的評估標準和程序對于評估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在現行國際交流和合作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通過參與國際相關合作,分享國外相對成熟的評估技術、方法和資源不失為一條有效的途徑。最后,注重相關科學研究的開展。第三方評估不能把關注點僅放在評估技術和方法的完善上。事實上,評估的持續發展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因此,第三方評估要提高評估的專業性還需加強相關基礎研究,以科學研究為依托實現有效評估。而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也是重要的,有研究者指出,正是因為對與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的相關研究成果缺乏梳理,導致難以很好地認識評估中出現的問題,從而阻礙了評估的改進。而評估過程和結果的公開透明、重視對已有評估的反思更是第三方評估不斷改進的重要法寶。
3.形成第三方聲譽自主管理機制
第三方評估組織得以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就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評估結果,因而其自身的信譽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第三方要形成自我聲譽約束機制。
總體而言,我國當前幼兒園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還處于自發和半自發狀態,既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對第三方的主體資格進行界定,也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人們對于第三方機構本身的公正和合理性也存在很大的質疑,難以得到評估對象的信任,調動他們參與評估的積極性。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引入第三方評估應有一個發展過程,不能期待它一建立就很完善。為了確保第三方評估機構能夠良性發展,建議可以在經濟發展水平高、對第三方教育評估有一定認識、幼兒教育資源豐富的省市率先進行試點,逐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入多元競爭機制,成功后再向全國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