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潔如幼兒園 郝 碩
年級組活動分上下午,負責牽頭的大二班班長出于工作需要和管理方便,安排大一班上午活動、大二班和大三班下午活動。征求意見后,大家都表示同意。本班的L老師雖然面露不悅,可還是當面表示“好好好,我都行,沒意見”。過后卻和別班老師說出了自己的不滿:“怎么上午組活動都是大一班啊?誰不想上早班,早點回家呀?”正好大一班的一個老師臨時有事情,于是和L老師調換了時間,L老師心里才比較滿意。
班級是幼兒園的一個小單位,就像家庭一樣,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需要做各種各樣的決定。班長是這個班級的核心,希望每一個決定都可以讓所有人滿意,打造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可這并不簡單。有的老師會直抒胸臆,亮出自己的立場和堅持,作為班長會明確了解他的想法,相對而言工作比較好實施;但有時候,老師表面上說怎么安排都可以,內心卻覺得不滿意或者有其他想法,有的甚至去和別的同事抱怨,從而造成了不和諧的氛圍,增加了班組成員之間的誤解。
針對上述案例,有的班長認為,L老師當面同意就可以了,她背后的做法不用考慮。事實并非如此,如果內心有意見卻不當面溝通,不利于班級和諧氛圍的營造,長此以往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
當年輕的老師內心有想法卻不說時,大多是擔心若提出自己的想法,班長或者別的老師可能會對自己有看法,他們會因為心存畏懼而不愿意把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年輕教師是園所發展的新鮮血液,而輕松的氛圍更易激發人的潛能和創意,從而產生更大的工作績效。年輕教師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就可能得不到積極的發揮,銳意進取的精神也會逐漸消失,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園所發展、班級發展和自己沒有關系。針對年輕教師的這種情況,班長要做的很簡單:放低姿態,真心幫助,拉近和年輕班員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是當我還是一個實習生的時候,從我當時的班長那里學到的。
那時,我還是一個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的小姑娘。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很多時候我都害怕去問老教師,生怕他們覺得我笨、嫌我麻煩。但讓我慶幸而又溫暖的是,我的班長會事事幫助我。例如,每天搞衛生洗洗涮涮的時候,我的橡膠手套里都會進水,每次我都會很費勁地把手套翻過來晾一晾。我的班長看到后,馬上教我,把手套翻過來,吹口氣一擠,手套的手指就自己彈出來了。別看這么一個小竅門,讓我對班長更加信賴了,她一方面幫我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讓我覺得班長不僅能干、有水平,最重要的是她真心幫助我,因此我從內心對她產生了深深的敬意。這樣溫暖的小事還有很多。就因為我的班長如此親切、平易近人,同時又能實際地幫助到我,讓我很愿意和她溝通我內心的想法。她對年輕教師的關心、幫助,深深地影響著我,做班長后,我也立志成為她那樣細膩溫暖的班長。
將心比心,年輕教師因為缺乏經驗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在他們最需要幫助、支持和鼓勵的時候,班長及時伸出援手,時時處處想在前面、做在前面,用真心換真心才能促進班組成員間的和諧以及班級工作的順利進行。
有的老教師因為工作時間很長,覺得自己對單位對同事都有所了解,如果說出和班長意見相左的話,班長會將工作開展不順利的原因歸結到自己的不配合上,所以遇事不愿意主動與班長溝通。也有的老教師處于職業倦怠期,認為沒必要跟班長說很多,所以面對年長的班員,班長更要有適宜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尊重老教師。不能因為自己是班長而傲氣,凡事多謙虛請教,真誠虛心的態度會讓老教師更容易接納你。不要隨意地指使老教師,事事處處多站在老教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甚至換位思考,既要堅持原則、大膽管理,更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多用影響力,少用職位權力。老教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園里有一定的資歷,想辦法時應聽取他們的建議,決策時應征求他們的意見,充分發揮他們的經驗優勢。這樣,一方面可以集思廣益,體現團隊力量,另一方面,大家參與通過的決定,更利于執行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要多用授權式、參與式的口吻和老教師溝通,不能命令他們。
真誠贊賞。年長的教師工作經驗豐富,在工作中有自身的閃光之處,作為班長要及時肯定,給與真誠的贊賞和感謝,也要多向園領導肯定年長教師為班級所付出的努力。同時,要根據老教師的專長,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和責任,讓他們從心底感覺自己是受重視的,他們自然會更積極地、更樂意配合班長的工作。
提高自身能力。年長教師之所以不愿意與年輕班長溝通,歸根結底還是懷疑班長是不是有真本領帶好班級、做好工作。所以,年輕班長想要獲得認可就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要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才有資格去要求別人。業務精湛,遇到問題才不會難倒你,老教師亦會對你刮目相看,有問題也會愿意積極溝通。
溝通時就事論事。作為班長,要積極且有效地溝通,一定要了解班員的真實想法,即使有意見也要當面說開,不能避重就輕、回避矛盾。當集體形成決議時,無論班長還是班員,都要自覺遵守、對照執行。
當前,越來越強調建立學習型的校園班組,強調團隊合作精神,班組內部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是前提。交流時要做到“情、真、意、切”。
情。工作中要處處留意,了解班員的愛好,關注他們的想法和需要,設身處地地關愛班員,這些都直接影響班長的工作效果。溝通的時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贏得班員的認可、支持和配合。作為班長,還要用真情協調溝通,促進班內不同性格、年齡的班員之間的友好合作,建立起雙贏的合作關系。
真。由于溝通所具有的雙向性,溝通的效果不在于你說了多少,而在于對方接受了多少。作為班長,起著承上啟下的傳遞作用,一方面要準確、快速地傳遞園所精神和指示,向班員通報幼兒發展情況、面臨的問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大家所關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不搞一言堂,要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和班組成員共同交流、探討班組建設工作,對合理化建議進行有效鼓勵和獎勵,用真心和誠意來推動班組管理工作。
意。班長以身作則、不計得失、真誠付出是班員最好的榜樣。班長也要在自己示范引領的基礎上,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使班員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感到有意義,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有自豪感,對自己所完成的任務有成就感,從而樂意溝通交流、主動承擔任務。
切。這是一種對事業追求、對工作執著的表現。班組管理工作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容不得半點虛假。如果不務實求真,搞花架子,有制度不落實,有規章不執行,一旦發生事故,吃虧的還是自己。要把建設好班級的愿望和激情傳遞給班組成員,全體班級教師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共同把班級管理好。
解決好與班級老師的相處問題,既是解決復雜問題的試金石,也是年輕班長的必修課。與年輕教師相處時要多伸援手,激發工作的熱情;與年長教師相處時要真正尊重,真誠贊賞。只有真正理解他們,才能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最終受益的是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