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體育教學的難度也顯著提高,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素質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實施激勵性學習評價,力求逐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激勵的定義是指激發人的動機過程,當前,學生的運動意識和運動能力都處于較低水平,很多教學項目都不被小學生所接受。跳繩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演變至今,正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走進人們的生活,那些能娛樂、能健身、有技術含量和觀賞價值的花樣跳繩深受學生的喜愛。實踐證明,通過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將小學體育跳繩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實際情況使激勵教學與小學體育跳繩相結合,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1.激勵教學法的分析解釋。激勵就是激發、鼓勵,激發人的動機,誘發人的行為,使之產生一種動力,并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激勵教學法,教師應掌握科學技巧,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感受到樂趣,習得高效的學習方法,并樹立學習的信心。
2.在教學中的表現形式。
第一,語言激勵法。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通過精簡的語言,結合跳繩的特點,組織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運動隊伍中,讓他們主動加入體育運動中。例如,學生在跳繩時,教師可以在一旁鼓勵:“堅持就是勝利”“加油,你是最棒的”,等等,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做事的恒心,如此便能達到成功。
第二,目標激勵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在體育跳繩教學中制定規則與制度,并適當地加以懲罰和獎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組織全體學生進行跳繩比賽時,教師就可制定跳繩規則,在規定時間內跳繩數量達到標準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并增加學分,由此,便能激起學生參與跳繩項目的積極性,很好地達成體育跳繩教學的目標。
第三,競爭激勵法。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可以在課外活動時間借助比賽、游戲娛樂等形式,引導學生形成競爭意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并全面提升教學水平。例如,在課間休息時,教師就可以組織跳繩比賽,在跳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創新玩法,創造新形式,由此,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推動了跳繩教學的發展。[1]
1.提升跳繩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教師可開設小學體育跳繩項目,從而讓學生進入體育鍛煉的狀態。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游戲、自主探索、互動等形式營造科學的運動課堂,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從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并更好地推動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開展,最終達到全面提升課堂效果的目的。
2.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的激勵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對體育跳繩運動的重視度。在激勵氛圍中,學生更樂于投入體育跳繩運動,更好地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教學改革的要求。此外,激勵性教學還可以將學生帶入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促使他們更好地發現自身的優缺點,并及時加以糾正,從而有效提升其創新能力,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習積極性。激勵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參與跳繩運動可以增強自身的平衡感、身體素質等,但是由于每個學生自身的特質不同,所采用的激勵點也不同。因此,教師要在深入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引入創新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個性,帶動部分不愿意甚至有排斥心理的學生參與跳繩,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他們成長。學生在這樣的激勵狀態下,更有利于發展個性,推動體育跳繩運動的發展。[2]
1.多樣化教學形式,提高學習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并適當進行物質獎勵。例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以雙人跳繩的形式進行比賽,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競爭力,教師還可以在比賽結束后對優勝組合的學生給予獎品獎勵,以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活動,由此,既能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又能豐富小學體育活動。
2.合理設計教學目標。興趣的激發對于學生投入學習活動的熱情、積極態度有很重要的影響,教師在導入教學前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個人性格、學習方法等完善科學目標,制定合理的獎罰制度,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跳繩中,確保學生在跳繩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從而保證學生學習和鍛煉的實際效果,真正發揮跳繩的作用。
3.發揮激勵教學法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學生間的運動能力也有高有低,部分學生在參與跳繩運動中能力有所不足,容易產生自卑感。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改變教學評價方式,采用激勵法教學,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贊賞,發現不足之處要采取直觀的言語、肢體動作鼓勵學生,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訓練,完成訓練任務,從而實現健康、快樂地成長,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某某同學很好地掌握了跳繩的技巧還跳出了其他新玩法,于是,教師就在眾多學生面前表揚她,并讓她為大家做示范,由此,學生便能明確學習目標,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3]
綜上所述,無論體育教學怎樣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都是最不可缺的重要角色。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是教學發展的基本保證,跳繩自身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要求,若能在體育教學中加以有效運用,就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平衡能力,以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跳繩教學中,要合理采用評價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鍛煉,最終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