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清
(西安財經學院 陜西 西安)
政府部門上下級單位間存在信息壁壘。政府應及時獲取各個下屬預算單位具體的收支情況,但信息的收集、反饋以及信息的分析存在一定困難,由于原始財務信息瑣碎繁雜的內容特點,直接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很困難。下級向上級匯報自身的財務報表的過程中,財務信息披露不完整,尤其是不能完整地反映收支狀況,這使上級得到的財務報告準確度有偏差,導致財務信息失真。上級單位無法獲得有價值的、可靠的財務信息,不能有效掌握下級政府具體財務狀況,財政資金分配無法科學合理分配。上級單位和下級單位信息溝通和交流不暢,形成信息壁壘,則會制約管理措施的落實,不能及時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勢必帶來決策的失誤,造成財政資金的損失與浪費。政府不同職能部門相互間也存在信息壁壘,如政府的金稅、金關、金財、金審、金盾等信息系統主要建立在部門內部和系統內部,形成了“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效應,信息不能在各橫向部門之間交互共享,客觀形成了難以橫向跨越的信息壁壘。
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與數量眾多的下屬單位在組織架構上是一種金字塔形復雜的縱向組織架構,下屬單位管理系統是相對獨立的封閉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是一種分散管理模式。這種分散管理模式表現在以下方面:系統研發和建設分散不統一。數據的編碼、接口及開發技術標準等不一致。在數據信息上,各級財政與具體業務部門經常使用不統一的分類和規范標準,不同系統的存在形成了“信息孤島”。政府的各種財務管理相關數據資源存儲于各個具體業務部門的相對獨立系統中,信息存儲和應用難以集中,沒有統一完善的源數據庫和數據集成平臺,不能滿足財務活動集中有效監控和數據信息共享。自成體系的信息系統與業務系統相對隔絕,不能有效融合,無法有力支持財政活動流程的優化管理。分散的管理系統難以解決政府財務信息“集成優化”,財務數據不集中,無法滿足財務信息集中管理的要求。因為對下級單位的審計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不能實現上級單位對下屬單位財務狀況的實時監督,上級財務主管部門無法掌握下屬單位具體的財務信息,有效監控下屬單位的財務狀況工作難以落實。政府部門只有改變現狀,重新建立共享模式的財務流程和業務流程,高度整合財務流、業務流和信息流的,才能實現對下屬單位的有效監控。
由于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政府財政、稅收與其他各項事務的支出不斷增長,而財務工作在財務、會計、審計等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傳遞,存在局限性。部分政府部門采用傳統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信息處理仍然采用傳統人工處理方式,財務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對財務工作進行實時跟蹤。而且政府部門各自為政,預算管理體系不統一,財務信息化在各單位間不同程度割裂,這些問題對政府部門財務工作產生了制約,阻礙了財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為了適應當前新的經濟形勢,改進政府財務管理工作,政府部門應該統一構建專用的政府財務管理系統,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實現財務信息共享是大勢所趨。
由于政府部門沒有廣泛將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廣泛運用于財務管理活動,使得同級政府的不同部門間、各級政府的同一職能部門間財務信息分散,資料相對割裂,存在一個個信息孤島。財務資料在不同部門間傳遞或由下向上層層上報、匯總,這樣的信息傳遞不完整、遲緩,難以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財務管理水平落后,財務決策風險增加。
政府部門作為我國重要的職能部門,其是否公正清廉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而財務治理對權力監督具有明顯的效果。目前,為了實現廉政,制約各級政府官員權力的濫用、私用行為,現有制度主要體現在對用人方面的約束,然而事實證明,人本質上的自利思想,在寬松的制度環境下易做出趨利避害的行為。一些人在不良環境的誘使下,也往往會喪失原本清正廉潔的底線,最終走上貪污腐敗之路。從制約人的方面抑制腐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存在局限性,只有從規制財務的角度才能起到更為有效的作用。
政府部門應創新財務治理模式,這是提高政府財務治理能力和績效的重要途徑,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在財務治理模式創新中,政府部門可借鑒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建立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是將各種財務流程集中在一個特定的地點和平臺來完成,通常包括財務應對、應收、總賬、固定資產等核算業務處理,員工費用報銷,資金結算處理。
通過財務共享模式平臺的集中管理,使各預算單位的財務數據信息統一存儲在財政端,從而消除監管部門和各預算單位間的財務管理信息不對稱現象。主管部門、財政、審計等監督部門可通過共享平臺的網絡連接實時在線查詢被監督單位的賬簿及憑證等會計信息,了解被監督單位的資產、負債、凈資產及結余結轉等具體財務狀況,形成監管合力。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通過網絡的傳遞功能,不僅能實現財務信息的共享,達到財務數據資料以及核算的集中控制管理的目標,而且能實現對各預算單位財務管理的垂直監控。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與政府部門預決算系統、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對接,打破各業務系統相對獨立封閉運行的狀況,迅速將信息流及時集中于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實時接收各類業務系統傳遞的數據信息,實現對財政資金預算、執行、核算、決算數據的閉環管理,實現財務監控,分析決策、內部審計一體化的管理目標,解決政府在快速發展過中由于信息反饋難而遇到決策難以實行、監控落后所導致的財務風險問題。建立實時在線監督機制,建立對預算單位財務活動由事后監督轉變為事中監督的機制,強化對預算單位及人員違規行為的威懾力,進一步對各預算單位加強內部控制、防止財務舞弊行為、預防腐敗犯罪、促進廉政建設等工作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提高政府部門資源使用效率,降低決策風險。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力可以使政府部門有效管理財政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避免財政資金的無效投入與浪費。因此,建設政府部門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勢在必行。
政府部門應建立統一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以財務管理為核心,集成各業務管理系統,創建一體化的財務監督、內審應用和決策分析等管理系統,改變分散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采用以財務信息共享為主要特征的“實時集中管理模式”或“分布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統一對財務管理系統升級,實現財務數據的集中管理,使財務管理監督能夠有效執行。應將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與國庫支付系統對接,制定會計憑證模板,依托系統強大的業務處理能力,實現國庫集中支付數據信息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基礎性財務工作統一由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專業化財務會計完成,簡化各單位會計核算的工作量,減少信息重復輸入工作,保障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按照財務決算報表要求,從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提取相關數據,生成單位決算報表所需的相關數據,提升單位決算報表編報的及時性和效率,實現以計算機代替人工的財務工作革命,有利于對傳統財務工作進行轉型,使各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從重復、瑣碎、繁雜的賬表處理、編制工作中解脫出來,將主要精力投身于預算績效管理、數據的分析與利用,真正使各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質增效。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建立標準化的業務處理流程系統,降低人員相互溝通、確認信息的成本,避免信息溝通、傳遞偏差導致的錯誤;另一方面,借助財務信息的共享服務平臺,通過資金的集中使用管理與調配,能整合資源,發揮資金規模優勢,合理有效配置資源,有效地降低業務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將成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建立政府層面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能夠進一步密切上下級之間的聯系,促使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程度提高,確保政府財政資金管理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推動政府職能工作的開展。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是財務管理體制發展的趨勢,政府部門可根據具體的業務實際嘗試這種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索建立適合自身實際情況、具有自身特色的財務管理新模式,使財務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有效防范財務決策風險,抑制財務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