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第八小學 廣東化州 525100)
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主要是指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采用類似的科學研究方法解決學習問題。教師的主要角色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合作者。其實質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在小學數學探究課堂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
問題情境是指在學生的知識心理學和教學內容之間建立“沖突”,并且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與問題相關的背景。讓它成為問題意識并激發認知沖動。由于學生年齡小、經驗不足,在他們的認知中,形象思維往往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在數學探究教學中,首先是構建問題情境,讓學生進入好奇的境界。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的問題情境,不是簡單地設置問題環境,而是注意教學情境的興趣、生活、開放性等特點。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后,講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時,教師就可以真對次知識點展開問題情境設置,對學生提問到:“同學們,在你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遇見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這一特征,你們能進行舉例說明嗎?”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必然會立刻投入思考,主動取回憶生活中的相關現象,然后紛紛回答“自行車支架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房屋房梁也應用了此性質”等等。然后教師再提問:“同學們,如果將三角形換做圓形或者其他形狀,還具有穩定性嗎?”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展開探究式學習,然后在此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1]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課本知識往往以一些簡單的算術為主。這些算術問題的難度很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習基礎算術可以幫助學生學生處理生活中的一些操作。因此,教師要重視這些基礎數學教學,積極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幫助學生創造有趣的動畫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氛圍輕松愉悅,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積極探索問題。例如,對于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一般會十分簡單,但是小學生年紀尚小,對于數字的概念比較模糊。要想增強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借助多媒體,創建加減法動畫教學情景,如:草地上一共有2只牛和一只羊,每間十分鐘后又來了2只牛和1只小羊,教師將這種情景制作成為動畫,借助多媒體中的Flash技術,把這個簡單的應用題以動畫的方式體現出來,然后再對學生提問題“一個小時后,草地上一共出現了多少只牛與多少只羊?”教師在學生觀看動畫后鼓勵其進行分組探索學習,以探究式的討論得出問題答案。通過這種動畫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同時又能夠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久而久之,使小學數學應用題小學效率提高,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2]
在小學數學中使用探究式教學需要學生之間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辯論。學生們將在辯論中激發自己的思維并激活他們的知識。運用恰當的溝通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教學內容的關鍵和難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后,有的同學提出,一張長方形的紙也是一個長方體,大多數學生認為不是,教師可抓住這一機會,讓學生展開辯論:正方:這張紙符合長方體的特征,有長、寬、高。反方:錯了,那么薄的紙是沒有高度的,所以它是平面圖形,我們學習長方形時,教師用的教具就是紙片。正方:我們爭論的焦點,在于紙片有沒有高度。下面我們做一個實驗。正方學生拿出200張長方形紙疊成一個長方體,用尺子量出它的高度是4厘米,然后算出每張紙的高度是4/200=0.02厘米,每張紙都有長、寬、高,應該是個長方體。反方:對呀!每張紙都有高度,也就有側面,它應該是長方體,我們沒有考慮到。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個體獨立探究以及大班探究的方式,學生舉證辯論,據理力爭,找證據、做實驗,以理服人,不僅解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數學教學工作以學生的活動為基礎。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實踐,熱烈討論探究式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應組織各種形式的探究活動,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分析數據、解讀數據,并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向他人傳達其意義。這將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和學生交流活動的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自我探索能力。當學生親自操作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猜測和探索。例如:在開展梯形面積計算的教學時,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以一種生搬硬套的方式灌輸知識,導致學生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久而久之,學生便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此時,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育模式,鼓勵學生通過自己探究式實踐學習,找到計算梯形面積的最佳方法。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梯形模具,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去拼接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像,并且在足夠的實踐時間內,讓學生用過自己的探究去找到計算梯形面積的最佳方式,使其在實踐中獲得快樂,并且激發其探究興趣。
總之,小學數學探究課堂教學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科學教學方法。但為了獲得課堂高效性,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的課程標準來指導課堂教學。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領導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課堂設置的中心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探究學習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興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