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培新小學 陜西安康 725000)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操作是兒童早期認識世界、適應環境、賴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兒童要認識物體,必須對它施加動作,在移動、拆散、合并物體的反復動作過程中,通過頭腦與材料的相互作用與協調,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痹跀祵W課堂教學中采用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
小學“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承載著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等重要任務。而這些核心概念都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從具體到抽象,從實物到圖形,自主建構認知。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操作活動設計不科學,操作材料準備不充分,操作流于形式等造成操作低效或無效的現象依然存在。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探索提出應對的策略。
要設計一個恰當、有效的操作活動,教師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學目標,確定動手操作的必要性。然后以教學內容為標準分類型設計,加強操作活動的針對性。在圖形與幾何領域,“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測量、圖形的運動、圖形的位置”四大板塊,都涉及到概念、公式、數學技能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四個方面的教學,因此把操作活動可以分為:理解概念的操作,探究規律的操作,形成技能的操作,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操作。
理解概念的操作目的是通過操作活動,獲得對概念的深刻理解。數學概念是通過觀察或體驗大量的例子,從例子中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或者本質屬性,初步總結概念。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經歷觀察例子--形成表象--抽象概念三個階段,操作活動主要集中在前兩個階段。適量的操作活動能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形成獨特的感受,當感受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能夠達到從形象----半具象-----抽象,從而讓動手操作在形成抽象的數學概念過程中有支撐作用。
對數學上已經形成的數學規律的探索,是指在學生按照預先設定的操作步驟,通過積極的探索,再現規律的形成過程,雖然這種探索活動的結論是唯一的,但過程是開放的,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得到相同的結論。
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種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種活動任務的一種技能,如測量、畫圖等技能。是一種外顯的操作活動方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在與同班的合作中,利用數學工具完成特定任務,并明確做什么和怎么做,從而熟練利用數學工具的學習。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操作多出現在綜合練習課、總復習或者綜合實踐中,它是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將已經學習的數學知識運用實際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學習類型。使用操作的前提是由于這類解決問題中蘊含著動態的因素,條件比較復雜,限于語言文字的抽象性,小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還沒完全形成,無法在靜態的條件下,直接在頭腦中勾畫出半抽象的模型,必須借助縮小版的操作材料,幫助學生觀察到題目中隱藏的各種情況。
(1)材料選擇要有思維價值和開放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成功的操作活動一定是建立在完備的操作材料之上的。所有的動手操作都是實現發展數學思維的一個載體。教師準備的操作材料也要與數學思維緊密聯系。操作器材的完備性,可以保障操作過程的挑戰性與實驗結論的理解度。
(2)操作材料要體現簡易性。準備操作活動材料很耗費教師精力和時間,所以選擇的時候,盡量提前一周準備,要做起來比較快,盡量少花費金錢。比較簡單的材料,學生能自己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如果對數據有嚴格要求,最好由教師來準備。
數學操作活動的人員準備尤為重要。在個體操作時,要明確操作步驟;在合作操作時,要明確人員分工,明確個人的責任,還要強調如何相互配合。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有事擔。
在學生操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操作的要求,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為了保證操作順利開展,教師可以根據操作內容設計操作活動指導單,從名稱、目標、材料、操作步驟、結論等方面為學生的探究進行有效指導。其中名稱、目標、材料、由教師完成,操作步驟和結論由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自己填寫。由于小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有限,所以操作步驟和結論可以設計成填空、選擇或連線,便于學生操作。操作活動指導單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書面對話的一種方式,它為學生操作的開展提供了方向與抓手。
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都要始終以一個研究共同體的身份參與其中。學生演示操作時不越位,學生個體操作時不占位,學生分組操作時不缺位。在學生有疑惑時點撥,在學生有發現時鼓勵,在學生有爭議時傾聽,不放縱但也不嚴控,在規則與自由間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操作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思維發展的,但在活動中,學生容易被學具的形狀、色彩等外部特征吸引,并沒有對稍縱即逝的過程給予足夠的注意,還有的學生根本不會觀察。為了促進操作和思維的融合,在操作活動結束后充分的讓學生對直觀操作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復述整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通過口頭語言的訓練進行表象加工,這樣概念就會在學生頭腦中沿著“具體——表象——抽象”的認識過程逐步建立起來。
綜上所述,在教學課堂上開展操作活動,只有深鉆教材,瞄準教學目標,以教學內容為標準適時、適地、適當地設計動手操作活動,并做充分準備和有效指導,才能真正提高操作活動的質量,使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發展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