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爾木市新華中學 青海格爾木市 816000)
1.新課程標準更多的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信息,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景,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為鞏固命題的概念,我們讓學生自由舉例,讓其他學生做以判斷,是否為命題,以及真假性。
2.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課堂教學中,要對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取得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例如:求拋物線上一點,使它到直線的距離最短,有的學生用解析幾何法,設與已知直線平行的直線,使其與拋物線相切時,切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小。而有的學生利用拋物線方程設出點,再利用點到直線距離公式,轉化為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這兩種方法聯系到一起,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再加上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增強學生學習的勇氣和信心,激發學生探究新方法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1]
1.數學課堂教學一般有復習、引入、傳授、深化、小結、作業布置等過程,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上好一節數學課的最重要的因素。
2.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由于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學層次的展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活動協調和諧。[2]
3.設計課堂教學層次還必須注意緊扣教學目的與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難點、基本要求與能力要求,從多方面圍繞教學目的來組織課堂教學,當課堂容量較大時,要保證講清重點,解決難點,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有的甚至點而不講,但要指導學生自學完成,當課堂容量不大時,可安排學生分析討論,并進一步深化練習,這樣課堂結構緊湊,時間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1.教學方法是教師借以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的一種手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使學生易于吸收,具體一堂課,到底選用哪種教學方法,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考慮,一般地,每節數學課都要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教授與練習相結合的方法。
2.有些課題要數形結合求解,此時可聯系圖形,用談話式依形探數或用數定形,以使問題易懂,學生吸收自然好,對于一些綜合題,可結合分析,采用點撥教授法,要挖盡條件,點其竅門,減緩坡度,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也便于學生吸收。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個情感交流的過程,而師生之間的溝通,既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心靈交流與情感溝通的橋梁。
2.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生理發育開始日趨成熟,心理上也呈現出新的特點:發現了“新的自我”,明顯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產生了強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強化了自主管理和個人實惠觀念;產生對現實的不滿情緒。這些生理心理特點就要求教育者必須及時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因勢利導,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說:“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為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這樣的情才能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愛是一門藝術,要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需滲透情感教育,只有真正走進心靈,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要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形成熱烈的學習氣氛,精心設計教案,擺正教與練的關系,注重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這樣一定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