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韓城市司馬遷中學 陜西韓城 7154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生本理念越來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而我們的教育界也逐漸開始提倡生本理念教學,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也引入了生本理念,是符合當代教學趨勢的,在生本理念教學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使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學生可以運用所學到的生物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轉化。
在實際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認真備課,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把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和想到達到的課堂效果都羅列出來,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教師清楚的了解到每節課教學的意義和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把目標具體制定為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并且盡可能的把目標寫的詳細具體,通過不斷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參與課堂學習,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學生容易理解的一些問題,去創建有特色的情境課堂,便于學生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很快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本課堂的知識,喚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久而久之,就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高中生物知識能力。比如在對蘇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中第二章里的“細胞的化學組成”糖的種類和功能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創建一個問題情境,先讓學生課前準備水果糖、冰糖、淀粉等,接著問學生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甜的都是糖?是不是所有糖都是甜的?先通過一個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學生對比自己帶的糖和老師帶的其他糖類后也會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后自然而然的導入本節課的課堂內容,學生也會在教師的指引下去積極的學習和思考。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通過口頭講述和板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的,長此以往,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對生物課堂學習提不起興趣,這種情況就會使課堂質量大大降低。但如果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給課堂帶來一種新鮮感,就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出美好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學習所帶來的效果會比學生被動學習所產生的效果好很多。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視頻等讓學生進行直觀的觀察,這也很好的改變了教師只用口授和板書的抽象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在更加生動形象課堂氛圍中努力探索。舉個例子來說,在對蘇教版必修二《遺傳與進化》減數分裂進行教學時,這類比較抽象的內容教師講解起來也比較費時費力,學生自己想象可以能也不會真正理解明白,但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生殖細胞形成過程及受精作用后胚胎的早期發育的視頻就可以很容易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學習起來也會很快。
要想學好生物這門學科,不僅僅是說掌握了基礎的生物知識就可以了,還要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實驗的能力。書本教材里也有很多有關觀察和實驗的學習內容,這也是很重要大的一部分內容,教師也要通過這些內容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實驗的能力。比如在探索影響酶促反應因素、葉綠素的提取分離時可進行學生試驗,通過試驗學生能夠更直觀的得到結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把投影、模型、掛圖之類的工具拿到教室里,運用這些工具在不僅可以方便教師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也使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有效提升。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也是生本理念下的教學方法之一,充分利用新課改的“獨學--對學--群學”模式。教師在上課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在遇到不懂得問題時也可以求助小組其他成員,這樣在可以讓學生在預約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例如,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實驗,先進行明確的分工,負責選取材料的、通過顯微鏡觀察的、記錄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然后大家再一塊討論進行總結。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相互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教學手段來教學,要讓課堂的形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學生理解并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促進現代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與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