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悅莊鎮中心小學 山東淄博 256102)
新課程改革在倡導學生主動、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合作探索,形成研討氛圍,發揮集體智慧的優勢。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代替了以往的個體學習,有力的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綠色課堂。
筆者通過平時的教學和聽課發現,現在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只有說的,沒有聽的,不會傾聽,不會交流,缺乏合作的意識。
2.在小組操作學具過程中,不會利用學具進行交流和討論,出現爭搶或玩學具的現象。
3.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各小組的活動進度不統一,一旦出現“空檔”,學生就會講閑話,玩小動作。
4.在小組交流匯報的過程中,優生發言的機會多,其他學生幾乎成了旁聽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學生情緒低落,活動不積極,不主動,容易出現“兩極分化”。
在課堂教學時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淺談幾點自己的做法,以和同仁們共同探討。
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活動,能使學生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獨立地思考,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因此,我變課堂教學的操縱者為組織者,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索潛能,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良好氛圍,提供更多的鉆研和嘗試的時間與空間,激發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分組合作模式也并非每堂課適宜,也不是一定在整堂課進行,我把握恰當的時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內動力,讓學生帶著迫切的欲望投入到合作學習之中。
1.當問題的答案多樣性時進行合作學習。教學中,常會遇到學生在解答習題時,出現多種答案且爭執不下,這時我板書出各種答案,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讓每個學生在組內發表意見,對答案逐個分析,求得一致的結果。對一些開放題材也可以在組內合作討論。例如對于計算16-9的問題,學生就采用了以下多種方法:(1)16-6=10,10-3=7;(2)16-10=6,6+1=7;(3)10-9=1,1+6=7;(4)9+7=16,16-9=7。對于這些方法,我不急于評價,因為每種方法都是學生勞動的成果,都應受到尊重和鼓勵。我只是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當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時進行合作學習。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我把問題放到小組內,讓學生合作交流、相互啟發,得到共同的發展,共同的進步。
3.當問題的涉及面較大,學生回答不全面時進行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思維往往是不夠周密的,涉及知識點較多,或需從多方面說明問題,總表現得說三拉四,這時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完整答案,對學生思維的發展是有益的。
4.當學生意見不統一時進行合作學習。小學生爭強好勝,都想盡力表現自己。出現意見不統一時,總認為自己的思考是正確的,別人的意見往往不會仔細分析,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組內冷靜的思考、理智地分析,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如教學整理衣服時,我提出:你們平時是怎樣整理自己的衣服的?每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趁機說:“你能說明理由嗎?請分組討論”。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發展了思維。
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我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幾點能力:一是學會中心發言,要求語言流暢、清楚,能說服其他組的同學;二是學會傾聽,聽也是一門學問,要聽清他人與自己不同之處,聽懂與眾不同的見解,聽好自己疑惑處別人的解釋;三是學會質疑、反駁,對別人的發言不能是聽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問,要運用知識、經驗反駁;四是學會更正、補充;五是學會求同求異,合作討論的過程也是明辨是非的過程,要讓學生能從這一過程中矯正錯誤,得出正解,并經常想一想還有其他解法嗎?還能從其他方面說明問題嗎?
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材中提供的情景是小運動員踢足球比賽的場景,這一場景是許多孩子們喜愛的比賽活動,是從孩子身邊的生活實例引出計算問題,首先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描述上述情景,并提出問題。
“每人踢15個足球,小明踢進了9個,幾個沒進的?”為探索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我先讓學生通過擺小棒的方式動手自主探索“15-9”的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從這一課例可以看出,教材提供鮮活生動的場景,也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教學中也同樣注意為學生創設探索數學知識的機會和條件,關注每一個新知識的獲取,在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中,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
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有的學生發言聲音太大影響其他組的同學,還有的學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等等。這時我就給予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你可以這樣說,我與你的觀點不同,我是這樣想的……。或者說,我幫你補充一下……”。每次活動之后,都及時地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匯報小組討論結果;另一方面,對小組成員活動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看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得好,哪個小組的同學積極主動,友好合作。尤其是特別關注那些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他們是否積極參與。對表現好的小組給予獎勵,發棒棒卡一張,這樣既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合作學習”是一種具有時代精神的嶄新的教學思想。只有學會合作,學會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作為教師,應該培養和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在實踐中共同探討,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