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馮桂梅
(1.吉林醫藥學院教務處 吉林吉林 132013;2.吉林醫藥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 吉林吉林 132013)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思維模式的改變對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模式也產生了影響,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心理狀況進行教學分析,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在享受當前社會發展為其帶來的豐富物質生活得同時,精神生活很難得到滿足,這種形勢下的大學生心理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想要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就需要發揮價值導向功能優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
大學生在進行思維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教育形式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體現,是對自身生命價值和存在意義的答案尋找。大學生自殺行為屢見不鮮,這種極端的形式是對生活中面對的挫折與壓力的一種釋放,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學生生命意識淡薄、行為失范、價值觀異化等情況所引起的極端表現,學生對人生的態度和整體價值觀十分隱蔽,很難被外界所察覺,只有經過心理變化才能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當前我國大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時嚴重缺乏對生命價值的判斷,缺少對人生的敬畏精神,很難及時的對自身生命價值和存在意義進行反思,價值判斷上也很容易出現失誤。因此,教師需要先對學生極端行為的產生源頭進行確認,明確其屬于思想問題還是心理問題,然后才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有針對性地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適當的教育引導來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2]
大學生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教師進行教育目標的制定,嚴格落實基本教育原則,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好教育內容,同時教師還要做好角色定位,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心理調節,同時還要明確學生個性發展的特殊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教師有著較高的專業化要求,因此,需要做好教師的心理素質訓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教育人員的努力,還需要全校教職人員共同協作,來為學生樹立一個道德典范。教師除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重要的教育知識,還需要主動承擔起育人的職責,多關心、愛護學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助力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教學的開展無論在課前還是課后,都需要向學生傳播正能量,真正的做好為人師表,要以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同時還要組織學生建立管理隊伍,及時的與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溝通,助力教育者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教育人員需要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有效的解決學生所具有的一些心理問題,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輔導員與大學生朝夕相處,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教育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要積極構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完美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學??梢园才泡o導員和相關教育工作者參加到社會道德活動中,還可以定期組織心理教育專家來校開講,讓教育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更加具有時代發展特色。
體驗式教學形式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校階段進行:生命體驗、人生體驗,體驗教育的實施需要具有指向性,也就是存在價值,從教學方法的角度來看,體驗式教育屬于一種思維教育形式。體驗式生命教育的主要流程是:生活實踐——自我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一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原理,之所以被應用到生命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能夠引領學生進行積極的正向體驗,原理消極的負向體驗。在心理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始終奉行積極的價值觀,這是為學生帶來積極心理體驗的主要渠道,以價值觀為導向,進行信息健康教育形式的優化。與此同時,教師要充分的發揮出體驗式生命教育形式所具有的優勢,讓大學生能夠通過體驗式生命教育來反思自己的生命狀態,加深對生命意義的認知,了解生存的價值。自主的進行心理發展環境的優化,讓學生能夠處在一個良好的人文教育環境中接受生命價值啟迪和熏陶。例如:讓學生走出校園,到生命體驗館體驗不同的環境,防災避險、交通安全、心肺復蘇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來讓學生切實體會生命最為脆弱的時刻,從而認識到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夠讓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在全面發展的角度上,通過適當的引導來讓學生敬畏生命、珍愛生命,能夠從容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提高學生的抗打擊能力,有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反思來接納自我、接納他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3]
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主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能夠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及時的進行自我反思,心態的自我調整對大學生的生活、工作和學習至關重要,嚴格意義上來講反思是一種積極地生活態度,能夠對整個生命過程進行反思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學生只有在經歷過深刻的反思后,心理素質才能真正的得到提升,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一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