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桃山林業局桃山中學 黑龍江伊春 152514)
《英語教學大綱中》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原則是使每個學生的英語素質水平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自我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這是培養適應21世紀要求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因此,英語教學必須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努力推行教育教學改革。
“授人以魚,可享一餐;授人以魚,可享終身。”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改變過去的那種被動、封閉接受性的教學方式,即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優化教學結構,把每節課劃分為好幾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發展的階段,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啟迪學生的思想,在啟迪學生思想中開發學生智力。通過開發智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其積極參與創新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斷改變教學方式,精心設疑、巧妙點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并積極參與討論與實踐。如在學習“Weather report”內容時,我先讓學生討論幾個問題:What is your favourite weather?Do you like rainy/snowy/...days? 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聽一段天氣預報,讓學生對天氣情況的表達有初步印象之后提問: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 i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Bei jing? 再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這天的天氣情況,并聽一聽怎樣預報天氣。在活動過程中為學生呈現新知識,學生經過試聽以后,在一起討論怎樣表達與天氣有關內容。最后讓學生扮演播音員,自己作一個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報。他們在預報天氣時既運用了身體語言,又在黑板上展示了他們畫畫的才能;既進行了語言的交流活動,又實現了體驗、參與、實踐到自我展示的自主學習過程。讓他們在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反饋的積極情感中自主 學習,不斷創新。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要密切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如果教學內容能夠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就會學得很好,筆者認為,新教材內容非常貼切生活,每節課教學,結合實際,密切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經常用班級學生的真實姓名和真實情況。學習句型、對話、扮演角色,學生非常開心。學生在這種創新的英語教學模式中,自主學習性得以提高。如:在教形容詞、副詞、比較級時,用本班學生的姓名:Li ming is tall.Zhang Qing is taller. Wang Yu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Who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學生特別喜歡,也特別感興趣,這樣學生由機械操作轉為交際訓練,還有在練習作文My mother時,讓學生在課堂上把作文念給全班學生聽,他們的心情高興,愉快,成就感強,學生們爭先恐后念自己作文,效果狀態好,自主學習性大大提高。此外,還可以利用學生的真實照片,實物等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使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自主學習性提高,不斷創新。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考試制度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現象,不少學生考試成績很好,但沒有能力,尤其是語言交流能力很差,有的甚至是英語“聾子”或“啞巴”。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師應依據標準,指導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革命導師馬克思能迅速掌握幾門外語,他的經驗就是學習外語時,盡量忘掉本國語言而試著用他們所學得那門語言去交流,甚至思考。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的能力,教師應把學生從過去的死讀硬背,題海戰術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把外語當做一門真正的語言來說。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循序漸進的方法。從大的環境來說,教師要知道學生參與英語實踐活動,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七單元“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這一單元中的Section A 2e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時,讓學生先討論:How much is the sweater ? It’s....How much are those yellow socks? Thay are....Do you often go shopping ? 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讓學生看一段與本節課有關的英語購物視頻,讓學生了解購物的日常用語,讓學生對Can I help you? I’ll take it . Two dollars for one pair end there dollars for two pairs , Here you are等有所了解。教師結合2e的內容再進行講解并聽錄音,讓學生對go shopping 的句型加深印象。然后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每一組都有扮演顧客和服務員的,根據班級擺放的物品,模仿2e,進行操練,這一活動不僅讓學生學會談論對服裝的喜好,怎樣購物和生活的經驗等,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精神。而且他們從聽、說到實踐、表演,實現了從感知體驗到實踐,參與合作的自主學習過程。這個活動既是聽說讀寫的活動,也是語言運用的活動。在口頭表達上鼓勵他們多說、多讀、多演,學會自我展示,平時多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新時代的英語內容。如開設英語角,看一些中文字幕英文對白的電影,鼓勵他們在平時盡量用英語討論交流,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給他們一個無拘無束的發展空間,讓他們的思維超越定式,盡量放開,多渠道培養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總之,改革、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落實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是一種學習理念的改變。江澤民指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英語教學也應不斷創新發展,要廢棄過去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抓住學生思維的走向,擺脫重知識、重理解、重結論的教學束縛,把目標定論在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智力發展的水平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給他們發現、會提問、會釋疑,培養他們的實踐參與、合作探索的能力,讓他們在深入感悟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