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橋西區西崗頭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精髓和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將之發揚光大,使之得以傳承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而從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便開始注重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從小便建立起民族自信心,也能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形成自身豐富的文化底蘊,繼而為他們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1]
隨著新課程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是符合新教學理念的有效手段,也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下面便簡要闡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2]
一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僅有著“不屈、不淫、不移”的民族傲骨,也有著“仁愛、孝悌”的行為準則。而小學階段又是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便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習傳統文化的方式來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繼而有效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3]
二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學生文化內涵的提升,學習視野的拓寬。傳統文化作為我國五千年文明發展的重要結晶,不僅處處彰顯了文學美與語言美,也彰顯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一旦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對美文的鑒賞教學,對優秀作品的借鑒教學,學生便可以借此來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涵養,拓寬自身的學習視野,繼而為自身賞析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三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體系和道德素養。小學階段是學生個人涵養積累的重要時期,此時,他們對語言、詩詞、文學、民俗等都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富有內涵的文化內容來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同時,小學階段也是學生道德品格塑造的關鍵時期,此時教師若是利用傳統文化來對之進行有效引導便可以使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培養乃至提高。
古詩詞既是我國古代文人的智慧結晶,也是我國文化知識的重要體現,因此,通過注重對古詩詞的講解,對其意境的解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古詩詞往往包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暗藏著百姓當時的際遇,有時候還會暗含一些社會背景。因此,解讀古詩詞便能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了解作者當時的年代背景,普通百姓的生活遭遇。而當學生對這樣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后便可進行有效傳承。首先,教師可以先將古詩詞的意思進行還原,告訴學生這表達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其次,對詩詞中引用的典故進行詳細解讀,借此來讓學生充分了解詩人的表達情感。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作者寫作時的歷史背景來對詩詞進行深度剖析,借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通過讓學生感受古詩詞意境的方式便可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興趣、學習熱情,繼而有利于傳承的進行。
漢字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內容之一,而教材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語文知識的主要載體。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時也必須要從教材內容出發。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極具代表性的漢字來向學生展示的方式可以讓小學生更加有效的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與智慧。教師可以在教學生識字、學字時有機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對漢字有一定的了解,繼而激發他們深入了解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漢字的文化背景來進行漢字教學,如此便可在講解漢字時傳承傳統文化。以“從”字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展示“從”字的甲骨文寫法,并讓學生猜測。此時,學生的探究興趣得以激發,注意力得以集中,教師再逐一為學生演示并講解“從”字由繁體字演變為如今的簡體字的過程。這樣便能讓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盡管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承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目的便是將之學以致用,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繼而為自身日后適應新的生活、學習提供先決條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來傳承傳統文化時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所表達的情感,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繼而進行有效傳承。以《憶江南》這首詞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這類科學技術的教學工具來為學生展示江南水鄉的美景,模擬出“日出江花紅勝火”的景象。其次,教師還可以在播放美景畫的同時播放《又到江南來》這首歌,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深刻體會《憶江南》中的情境,體會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如此一來,學生的思想情感便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民俗文化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傳承傳統文化,且這種傳承方式還能讓學生在了解更多傳統民風民俗的同時感受民俗文化之美。比方說,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中便有“中華民風民俗”的專題,此時教師便可以開展制作工藝品、講解民間傳說、猜燈謎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借此來讓學生對傳統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終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從注重對古詩詞意境的解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漢字文化、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幾個方面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