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大石小學 四川廣元 628018)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中華文化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并且學習中華文化。在這個背景下,我國對于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日益提高,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語文教育承擔著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對于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的語文教育應該不斷改進和提高,為推動我國文化強國建設做出突出的貢獻。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核心素養要求的提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了。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如何考試,如何在各種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不再是只關注學生能考多少分,而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要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說顯得更加重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會學習的階段,還在其他方面表現得多才多藝,比如說話劇表演、主持等等,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我國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思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學習的要求。同時新課標也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1]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了在做事之前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只有做了充足的準備,才能將事情做得更好,如果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就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在學習中也一樣,需要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提前熟悉了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減少學生在課堂上花費的時間。如果學生沒有做好充足的預習,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留出時間給學生熟悉要學習的內容,這就擠占了原本就短的教學時間,但是如果老師不花時間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學生對于學習的知識不熟悉,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就會比較困難,學生很難理解,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樣也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學生只有做好了課前預習,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說,在學習自讀課文《大瀑布的葬禮》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明確的預習任務:(1)仔細閱讀一遍課文,標注出不懂的字詞、同時勾畫出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句子;(2)查閱工具書,給生字詞注音;(3)結合文章內容,思考文章的標題《大瀑布的葬禮》具體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內涵?通過給學生布置一些比較明確的預習任務,就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從而能夠自覺主動地完成課前預習的任務。課前預習是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語文學科需要做好課前預習,其他學科也需要,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通過給學生明確預習任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學校教育,能夠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覺器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多媒體技術可以給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形式,比如說圖片、音樂、視頻等,這些方式都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比如說,在學習毛澤東的詩歌《七律·長征》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和紅軍長征有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紅軍長征的一些具體的事跡,還可以給學生展示詩歌中所提到的烏蒙山、金沙江等景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這首詩歌所傳達出來的那種英雄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這首詩歌的朗誦音頻,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感知課文,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3]
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比如說,可以在班級中舉辦“講故事比賽”,在這個比賽中,學生不可以帶著稿子念,只要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故事表達清楚就可以了,同時還可以加上一些動作或者語言,來讓自己的故事更加精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在講故事之前,需要先組織和整理自己的語言,這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老師還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幫助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核心素養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結合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時還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