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和《金融時報》近日分別攻擊中國的司法制度,以各自方式攢瑞典籍香港書商桂敏海被抓和韓飛龍(PeterHumphrey)在上海監獄里受虐待的故事。桂敏海的事這一段時間被一些西方力量集中炒作,韓飛龍是英國人,曾是路透社記者,后來受雇于葛蘭素史克公司做偵探,前幾年因“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2015年因健康原因提前出獄,被遞解回英國。
英國媒體上的文章就是在說,桂敏海在高鐵上被中國便衣警察當著瑞典外交官的面抓走是多么“可怕”,而韓飛龍看到的中國監獄情況又是如何“侵犯人權”。
西方媒體喜歡把中國的司法體系說成一團黑,有西方國籍的人在中國犯罪被抓,或者西方支持的中國異見人士遭到法律制裁,他們一概稱之為“政治壓制”和“侵犯人權”,他們的話語體系已經非常老舊。
總的來看,中西的這一辯論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圍繞桂敏海被抓,我們依據的是中國法律和司法主權,瑞典外交部和西方輿論依據的是他們的價值體系。而說到韓飛龍,他所描述的囚犯從事勞動是否細節上屬實未經驗證,但是中國監獄的勞動生產是有法可依的,而且管理得很嚴格,需層層審批。這個體系被認為有助于對犯人的改造,世界上也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監獄推行類似的勞動改造。
西方輿論對中國司法體系的指責首先是出于政治偏見和狂躁。受到中國崛起的沖擊,一些西方精英昏了頭腦,以至于看中國什么都是錯的。他們對中國“踐踏法律”的指責已經違反常識,與中國人以及在中國生活絕大多數西方人的切身感受背道而馳。
中國是無法無天、外國人常常面臨遭非法監禁潛在風險的國家嗎?從北京到上海,再到義烏那樣的小城市,外國人越來越多,有的地方形成外國人聚居區,蓬勃發展、治理有序的中國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著他們。按照西媒的描述,中國亂法失序到沒法待了,這顯然是造謠。
不過話說回來,近來西媒對中國法治及人權的攻擊雖多,但不是最厲害的時候。上世紀80年代末,鬧“法輪功”的高峰期,以及北京奧運會前后,西方輿論圍繞“政治異見分子”、宗教和西藏問題搞出幾輪攻擊潮,要比現在兇多了。
中國社會這些年經歷了全面的發展和進步,西方自己則出了更多問題,內部治理漏洞百出,危機感不斷蔓延。西方輿論整體上找中國茬的心氣不如過去了,易在中國發現、并且可在西方引起共鳴的案例也沒那么多了,所以一旦找到一個可以經過包裝拿到西方去嚷嚷的案例,他們就使勁炒作,過一把干癮。
西方一些精英對華偏見的毛病在現階段沒治,那就由他們在與我們不同的另一個頻道上自娛自樂好了。重要的是,西方的反華輿論已經很難影響中國,對西方之外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也不斷式微,中國在第三世界的形象這些年無疑越來越好。
過去西方人一直認為,法律和法治是西方的優勢,他們指責中國時往往趾高氣揚。但是中國不理他們那一套,反而搞得挺好的,而且對自己的國家道路越來越自信,這讓那些保守頑固的西方精英非常沮喪。政治和司法制度各說各的好,那最后比的就是社會發展和治理的成果了。中國這方面很有底氣,而西方精英們的自信卻在一點點流失。▲
環球時報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