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琴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67
摘要 目的:探討孕早期監測血清鐵蛋白對孕期貧血的預防效果。方法:收治產前檢查的妊娠8~9周的孕婦1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孕婦僅進行常規檢查,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對血清鐵蛋白的孕早期監測。結果:治療后,觀察組孕婦Hb、RBC、MCV、血清鐵、血清鐵蛋白、總鐵結合力以及蛋白飽和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孕婦貧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孕婦進行孕早期血清鐵蛋白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鐵劑補充,不僅可以降低妊娠期貧血的發生率,還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改善孕婦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孕早期;血鐵蛋白;孕期貧血;預防效果
貧血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的并發癥,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約占孕婦貧血的90%。研究表明,若孕婦妊娠期間的貧血癥狀得不到改善,轉變為重度貧血時可引發心力衰竭、妊高征、早產甚至是流產、胎死腹中等嚴重的并發癥。因此,孕早期監測血清鐵蛋白,并適當給予貧血預防措施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我院進行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在孕早期監測血清鐵蛋白對孕期貧血的預防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產前檢查的妊娠8~9周孕婦150例。所有孕婦均無明顯早孕反應,且身體健康,排除有肝腎疾病史、代謝性疾病史以及鐵代謝異常者。隨機將孕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其中對照組孕婦年齡22~36歲,平均(29.33±3.46)歲;觀察組年齡23~37歲,平均(29.41±3.26)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孕婦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
研究方法:所有孕婦在孕8~9周完成第1次產前檢查,其中包括血紅蛋白、血小板、紅細胞計數等血常規以及血生化檢查等。觀察組孕婦加強對血清鐵蛋白的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低劑量鐵劑的補充治療,使用琥珀酸亞鐵片,劑量1片/d,2周即進行1次血清鐵蛋白檢查,并根據監測結果調整用藥,連續服用8周。
觀察指標:在8周后,重新對兩組孕婦進行血常規和血生化檢查,比較兩組孕婦治療后的檢查結果;比較兩組孕婦貧血的發生率。
統計學方法:通過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定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孕婦治療后的血常規和生化檢查結果對比:治療后,觀察組孕婦的Hb、RBC、MCV、血清鐵、血清鐵蛋白、總鐵結合力以及蛋白飽和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孕婦貧血發生情況對比:對照組孕婦貧血發生率24.00%,觀察組孕婦貧血發生率2.67%,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見表2。
討論
妊娠合并貧血是孕婦妊娠期的高危因素,可引發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是影響母嬰健康的主要因素。臨床經驗表明,妊娠期貧血好發于妊娠中晚期,孕早期行血清鐵蛋白監測并進行藥物預防尤為重要。在此次研究中,通過對孕婦進行分組,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觀察組則進行孕早期監測,并服用琥珀酸亞鐵片進行妊娠期貧血預防,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孕婦Hb、RBC、MCV、血清鐵、血清鐵蛋白、總鐵結合力以及蛋白飽和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孕婦在進行孕早期血鐵蛋白監測后,通過及時補充鐵劑有效提高了血清鐵蛋白、血清鐵、轉鐵蛋白飽和度,達到預防妊娠期貧血以及降低貧血程度的目的。而對照組孕婦貧血發生率24.00%(18例),觀察組孕婦貧血發生率2.67%(2例),前者顯著高于后者,表明兩組結果的不同也是孕早期監測血清鐵蛋白、服用小劑量鐵劑的原因。研究證實,通過對孕婦進行孕早期血清鐵蛋白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小劑量鐵劑補充,不僅可以降低妊娠期貧血的發生率,也可以改善孕婦體內鐵缺乏情況,還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因此在孕婦實際鐵劑補充過程中應將劑量減少,以小劑量鐵劑為主,且仍嚴格按照醫囑,不應自行進行鐵劑補充。
綜上所述,對孕婦進行孕早期血清鐵蛋白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鐵劑補充不僅可以降低妊娠期貧血的發生率,還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改善孕婦的生活質量,可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推薦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