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波

摘要 目的:探討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聯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方法:收治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單一使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治療;觀察組采用聯合用藥治療,用藥方案包括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ST段下移水平、血清肌鈣蛋白T、腦鈉肽、C反應蛋白、D-二聚體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聯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 聯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效果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病癥,病理分析認為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造成心血管組織病變而引起一系列的反應。藥物治療是ACS病癥控制的有效方式,對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等進行聯合用藥分配,可提高臨床治療的科學性與合理性。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ACS患者80例,對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ACS患者80例,年齡20~55歲,平均(45±2.5)歲。其中,男58例,平均年齡(48±3.2)歲;女22例,平均年齡(42±2.5)歲。結合初步問診,患者主要存在胸痛、胸悶、出汗、惡心、呼吸困難、窒息感、暈厥等問題,多數為>2種癥狀并存,以突發性疼痛為主。
分組。本次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單一使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觀察組聯合用藥,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于6個月后回訪,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對兩組患者癥狀變化、心肌梗死發作時間或次數、ST變化水平、C反應蛋白、D-二聚體水平等進行綜合評估,對急性冠脈綜合征癥狀等詳細調查。
療效評估:按照治愈、顯效、有效、無效等標準進行劃分,統計兩組患者綜合癥狀的變化情況,對比差異性。具體標準:①治愈:胸痛、胸悶、出汗、惡心、呼吸困難、窒息感、暈厥等完全消失;②顯效:胸痛、胸悶、出汗、惡心、呼吸困難、窒息感、暈厥等基本消失;③有效:胸痛、胸悶、出汗、惡心、呼吸困難、窒息感、暈厥等明顯消失;④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變化。
統計學分析。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上述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次數分別為(2.0±0.23)次/周、(4.5±0.5)次/周,發作持續時間分別為每次(2.7±0.3)min、(4.1±0.4)min,ST下移水平分別為(0.6±0.07)mV、(1.25±0.17)mV,血清肌鈣蛋白T分別為(0.25±0.03)ng/mL、(1.54±0.18)ng/mL,腦鈉肽分別為(28.4±3.02)ng/L、(63.5±6.73)ng/L,c反應蛋白分別為(4.5±0.5)mg/L、(8.9±0.9)mg/L,D-二聚體分別為(59.5±61.7)ng/mL、(133.5±15.7)ng/mL。觀察組治療后的上述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總有效34例,不良反應6例;觀察組總有效38例,不良反應2例,對比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當前,ACS主要發生于中老年群體,以男性患者居多,主要表現為胸痛、胸悶等癥狀。傳統單一治療已經無法滿足臨床需求,采用聯合治療可提高臨床控制效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平臺。聯合治療是冠脈綜合征治療的有效方式,可及時消除患者潛在的隱患,解決患者疼痛、惡心、嘔吐、發熱等病癥。阿司匹林是迄今為止應用最為廣泛的抗血小板藥物,其用于心腦血管缺血性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等的一級和二級預防效果確切。研究發現,5%~45%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及4%~30%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不能達到理想的抗血小板作用,并且阿司匹林抵抗者常可伴發氯吡格雷抵抗。鹽酸替羅非班適用于不穩定型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等,適用于冠脈缺血綜合征患者進行冠脈血管成形術或冠脈內斑塊切除術,以預防與治療冠脈突然閉塞有關的心臟缺血并發癥。
阿司匹林作用原理是阿司匹林通過與環氧化酶(cox)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鏈530位絲氨酸殘基的羥基發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導致COX失活,防止血栓烷A2(TXA2)生成徑,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主要由一種藥物前體通過氧化作用形成2-氧基-氯吡格雷,然后再經過水解形成活性代謝物(一種硫醇衍生物)。氧化作用主要由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286和3A4調節,1A1、1A2和2C19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鹽酸替羅非班是一種非肽類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的可逆性拮抗劑,該受體是與血小板聚集過程有關的主要血小板表面受體。聯合治療是冠脈綜合征治療的主要方式,因冠脈綜合征對腸道系統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限制了患者心臟組織功能,容易引起心臟功能障礙、心臟功能衰竭等嚴重病變。為了改變傳統治療方式,引入聯合治療可掌握病變程度,提高治療效果。
ACS患者存在多種不同類型的病癥狀態,為患者提供聯合用藥方案,可消除多個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聯合用藥服務中,需要結合患者具體病變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康復指導方向,做好病情觀察、癥狀防護、通氣改善等工作,才能實現最終的治療目標。為了更好地消除疾病隱患,要及時掌握患者心血管系統病變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處理方式,確保后期康復達到預期狀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