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要 目的:探討克拉霉素聯合替硝唑治療小兒胃炎的療效。方法:收治胃炎患兒5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比組,各25例。對比組以阿莫西林與甲硝唑聯合治療,觀察組以克拉霉素與替硝唑聯合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P<0.05)。結論:克拉霉素與替硝唑聯合治療小兒胃炎,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克拉霉素;替硝唑;小兒胃炎
小兒胃炎是一種慢性活動性胃炎,感染幽門螺桿菌(Hp)是引起疾病的關鍵病因,臨床上以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為主要表現,對患兒正常生活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降低了患兒的生活質量。目前,藥物療法是治療小兒胃炎的常用方式,常用克拉霉素、替硝唑等。基于此,本院以50例胃炎患兒為對象,分為觀察組與對比組,分別給予不同藥物治療,旨在分析克拉霉素聯合替硝唑治療小兒胃炎的臨床療效,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胃炎患兒50例,按照人院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比組,各25例。50例患兒均符合小兒胃炎診斷標準,患兒家長同意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組男16例,女9例;年齡5~13歲,平均(8.5±2.07)歲。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5~15歲,平均(9.2±1.75)歲。分析兩組臨床資料,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對比組:以阿莫西林與甲硝唑聯合治療,采用口服方式。阿莫西林膠囊30 mg/(kg·d),甲硝唑片20 mg/(kg·d),2次/d,連續用藥2周。②觀察組:以克拉霉素與替硝唑聯合治療,采用口服方式。克拉霉素膠囊15 mg/(kg·d),替硝唑片20 mg/(kg·d),2次/d,連續用藥1個療程。經1個療程治療后,評估患兒的治療效果。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同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
療效評定標準:①治愈:經治療,患兒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通過血清Hp-IgG與14C-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為(-)。②有效:經治療,患兒臨床癥狀呈現出改善趨勢,經血清Hp-IgG與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結果為(-)。③無效:經治療,患兒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血清Hp-IgG與14C-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為(+)。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統計學方法:在Excel表格中,錄入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x2檢查;計量資料用(x±s)表示,予以t檢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觀察組與對比組不良反應情況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小兒胃炎指一種或多種有害因子作用于胃黏膜、引起炎癥性改變的疾病。若以病因為依據,可將其分為原發性胃炎與繼發性胃炎。若以內鏡結果、病程和組織學為依據,可將其分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①急性胃炎:食物過敏、部分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應激反應等均可能引起該病。急性胃炎起病急,致病原因明顯,以食欲下降、噯氣、上腹疼痛、嘔吐等為主要表現,嚴重時,可伴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甚至休克。②慢性胃炎:其可能與感染幽門螺桿菌、化學性藥物、飲食習慣不合理等存在關系。小兒慢性胃炎并無明顯癥狀,且年齡越小,癥狀越缺乏典型性。大部分患兒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常見于進食過程中或餐后。輕者表現為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時表現為劇烈絞痛,常伴有嘔吐癥狀,除此之外,部分患兒可表現出噯氣、厭食、惡心等癥狀。
就慢性胃炎而言,Hp感染是誘發該病的關鍵所在。相關報道顯示,由于感染Hp引起原發性胃炎的患兒,占所有胃炎患兒的40%~95%,一旦感染Hp,造成局部、全身性免疫反應,導致血清中IgG抗體特異性升高,危害患兒身體健康。
近些年,在各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小兒胃炎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患兒日常生活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降低了患兒的生活質量,不利于患兒健康成長。因此,小兒胃炎的診治得到了臨床醫師與家長的普遍關注。如今,藥物是治療小兒胃炎的主要方式,藥物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等。
阿莫西林是一種半合成青霉素類廣譜B-內酰胺類抗生素,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包括膠囊、片劑、分散片、顆粒劑等。阿莫西林半衰期61.3 min左右,基于酸性條件穩定的前提下,胃腸道吸收率高達90%,不僅具有較強殺菌作用,而且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強。甲硝唑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無氧條件下,本品的硝基可還原為氨基,產生抗厭氧菌作用,而對兼性需氧菌或需氧菌無明顯效果。阿莫西林聯合替硝唑治療小兒胃炎,雖然可緩解臨床癥狀,控制病情,但整體療效欠佳。
克拉霉素是一種紅霉素的衍生物,屬于14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胃酸穩定,口服后,吸收良好,主要經由尿液、大便排出。克拉霉素抗Hp活性高,對酸性物質穩定性高,可有效清除Hp。替硝唑屬于第一代硝基咪唑類藥物,對單胺氧化酶具有抑制作用,在清除Hp的基礎上,達到抗菌的目的。相關報道顯示,克拉霉素聯合替硝唑治療小兒胃炎,療效較佳。本次研究中,以50例肺炎患兒為對象,以入院先后順序為依據,分為觀察組與對比組,各25例。其中,對比組以阿莫西林膠囊與甲硝唑片聯合治療,觀察組以克拉霉素膠囊與替硝唑片聯合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比對比組的80%高(P<0.05)。
克拉霉素包括顆粒劑、注射劑、緩釋片、分散片、干混懸劑等,主要用于治療敏感細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以及皮下軟組織感染等。臨床應用中,較少出現不良反應,偶爾可見惡心、腹瀉等不良癥狀。替硝唑主要用于治療各種厭氧菌所導致的呼吸道感染、敗血癥等,臨床應用過程中,很少有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可出現眩暈、消化道癥狀、頭痛等不良反應。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率12%,對比組8%,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克拉霉素與替硝唑聯合治療小兒胃炎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