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華

摘要 目的:探討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應用。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出現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續性蛋白尿的比例分別為50.00%、36.67%,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86.67%。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疾病嚴重性)和患者的年齡、病程的關系密切(P<0.05)。結論:尿微量白蛋白是有效判定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損害
糖尿病作為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疾病,會對患者的代謝功能和全身組織器官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并發腎損害,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脅。通過有效、準確的檢測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臨床認為尿微量白蛋白可作為檢測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的有效指標之一,因此本文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36~77歲,平均(55.57±4.86)歲;糖尿病病程2~20年,平均(12.54±3.68)年。其中,1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52例。
方法:在進行檢測前,叮囑患者禁食>8 h,不得進行劇烈運動。采用干凈的一次性采尿杯收取尿液,用挪威生產的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金標全定量檢測儀對患者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進行檢測,選取中段尿液作為標本,測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對6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陰性標準為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0 mg/L;陽性標準為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0 mg/L。尿微量白蛋白陽性包括一次性蛋白尿以及持續性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例數/60例×100%為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檢測結果顯示,60例糖尿病患者中1次性蛋白尿例數30例(50.00%),持續性蛋白尿例數22例(36.67%),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86.67%。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與年齡的關系得知,糖尿病患者年齡的增加會使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提高,在不同年齡之間進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病程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之間對比,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飲食習慣、環境、免疫系統異常等因素均是導致患者出現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對患者的身體損害較大,生活質量降低且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臨床認為準確檢測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腎損害之后,才能開展相應的治療,控制患者的疾病進程,避免病情惡化。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腎臟早期損傷較為明顯的特征之一,可將其作為判斷早期腎損害的指標之一。
正常人尿液中的微量蛋白數量<20mg/L,檢驗尿液中微量蛋白陽性率不僅能夠判斷患病情況,還可判斷患者的早期腎損害程度,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資料,以阻止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延緩病情惡化。尿微量白蛋白陽性最開始呈間斷性,逐漸向持續性轉變,當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較高時,應警惕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并及時采取治療措施,防止腎損害的持續發生。
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86.67%(1次性蛋白尿陽性率50.00%,持續性蛋白尿陽性率36.67%);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和病程的增加,會增加患者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含量,使得陽性率提高。對不同年齡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分別進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較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同時表明尿微量白蛋白能夠起到判斷糖尿病患者疴隋嚴重程度的作用,還能夠對早期腎損害進行判斷。
綜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能夠對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腎損害進行有效的鑒別診斷,在防治糖尿病腎病方面的作用明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