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自強

訪河北承德灤平縣周臺子村為黨委書記范振喜
河北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雖地處深山,卻是一個村集體擁有十幾億元資產、村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1.3萬元的富裕村。
“這一切,多虧了振喜!”村民口中的“振喜”就是周臺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他帶領村民發展集體經濟,讓這個一度窮、散、亂的村莊發生了巨大變化。
狠下決心,收拾“爛攤子”
1987年,年僅25歲的轉業軍人范振喜被推選為周臺子村黨支部書記。當時的周臺子村一貧如洗,村委會只剩一張瘸腿的桌子、一部搖把電話和一張破土炕,還欠了8萬元外債。村里打架告狀的不斷,村支書沒人愿意干。
“咱可別蹚這渾水。”妻子劉立華勸他。
“你一個毛孩子能干啥?”父親也在一旁幫腔。
年輕的范振喜陷入糾結,一位年長的鄉鎮干部的話鼓舞了他:振喜這孩子是個“立得住”的人,他能把村子治好……范振喜決定挑起這個擔子。
一上任,范振喜就召開村黨支部會議。他了解到當時村里矛盾主要集中在賬目混亂、成材樹木亂砍盜伐等,于是決定從這幾件事著手。
分田到戶時,村集體的牛馬車具、犁鋤锨鎬,都作價賣給了村民。本該一手交錢一手拿物,有些村民卻領了東西不付錢。時間一長,欠賬的想賴賬,交了錢和沒買的都覺得吃了虧,矛盾由此而生。范振喜和班子成員分組包片,逐戶清欠。
有一個欠款大戶,范振喜去了三次也沒把欠款收上來。第四次去,對方還想打人。范振喜急了,出門鉆進牛棚牽起牛韁繩:“我不當這個支書行,但你不還賬就得拿物頂,誰也甭想占集體便宜!”看到范振喜不怕橫,這戶村民最終服軟交了錢。
3個月后,陳年老賬全部清理完畢,村子外債由此還清。
制止成材樹木亂砍盜伐時,范振喜一個本家侄子偷砍了10棵樹,懇請他網開一面,把樹退回不再處罰。范振喜卻堅持按村規辦,照章罰了款。
三次抉擇,改變窮村子
治完亂,范振喜開始著手治窮,村集體經濟成為首要突破口。
村里有六七個零散的礦點,都被個人占著,也不給村里交承包費。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禮就是村里的開礦大戶之一。范振喜決定拿二哥“開刀”,收回礦點歸集體管理。
“我沒你這個兄弟!”范振禮生氣地說。
“你多掙錢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兒把我推到支書這個位置上,我就得為全村人謀福。”范振喜一次次往他家跑。
面對范振喜的執著,二哥最終交出了礦點,改由村里統一管理。其他礦點見范振喜秉公辦事,也都主動完善合同,理順了承包關系。
收礦使村集體獲得了發展的“第一桶金”,為后來栽果樹等奠定了基礎。
2004年,坐落在周臺子村的國有企業啟星礦業改制,不少人建議范振喜以個人名義買下來,每年至少有幾千萬元純利潤。但這也是村集體經濟獲得大發展的一個難得機會。
范振喜毅然選擇后者。通過改善經營,2010年周臺子村年生產總值超4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
到了2013年,周臺子村鐵礦年產值近3億元,范振喜卻做出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把礦賣掉!
那時鋼鐵行業還未進入“寒冬”,但范振喜敏銳地意識到,單純靠鐵礦業,發展難以持久。他一次次組織村民代表大會,梳理村子的發展脈絡。
最終,經村民表決同意,鐵礦以3.6億元的價格成功拍賣。靠著這筆收入,周臺子村開展多元投資,現在每年穩定收入在1500萬元以上。
科學發展,奔向好日子
按灤平縣1995年出臺的有關規定,這些年范振喜應得的提成有很多,可他一分錢都沒有拿,全部歸了村集體。
2005年冬天,周臺子村黨組織換屆選舉,范振喜心梗發作住進了醫院,但還是全票獲得連任。“有他在,是咱村的福氣!”周臺子村劉玉蘭老人說。
在范振喜帶領下,周臺子村先后投資興建了鋼結構廠、塑鋼廠等,村集體和私營企業發展到20余家,各種運輸車輛300多臺……
這些年,范振喜一直琢磨著怎樣加快“二次創業”。近兩年,周臺子村提出建設“冀北新農村,和諧周臺子”的目標,計劃到2020年末,全村人均收入在1萬元基礎上翻一番。
范振喜與村干部們外出考察后決定:二產抓提升,延長產業鏈條,發展輕工建材。同時,籌建新型生物和有機肥廠、智能太陽能供熱系統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項目。
抓住灤平入選全國首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的機遇,周臺子村發展現代農業和休閑旅游產業,在環境美化、生態建設等方面累計投入超過1億元,建設1.2萬平方米的高效智能溫室大棚,建起牡丹園、玫瑰園、金銀花園……
對周臺子村未來的發展,范振喜有新的打算:多與前沿院校和相關單位加強合作,爭取技術支持,引進和發展適合周臺子村、能干得起來的項目,確保村民從中得實惠。
當好村民的貼心人
面臨個人利益與村集體利益的抉擇之時,范振喜總是以村集體為先。這種一心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和做法,贏得了民心,為村子發展凝聚起全村力量。
脫貧攻堅抓關鍵,村干部尤需畫好公私線。這需要平時加大對村干部的教育培訓,樹立他們的為民情懷;更需要建立日常工作管理監督機制,扎緊制度籠子,用制度管人,讓村干部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村民的貼心人。
新聞鏈接
范振喜,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1962年6月出生,1985年4月入黨,大專學歷,黨的十六、十七、十八大全國代表。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他作為河北唯一一名特邀代表出席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村書記參加會議,當迦“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功勛人物”,以綜合考評排名第一的成績當選“全國農村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大杰出復轉軍人”。
2008年11月,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黨校為此專門召開了“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暨周臺子村新農村建設實踐”研討會,一致認為:“范振喜精神”代表了“新時期中國農民精神”,“周臺子經驗”是“中國貧困山區新農村建設的典范”。
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三農”模范人物。201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村官。2015年9月28日,范振喜被選為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和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共同發起的“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候選人”。所在村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先后兩次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