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芳
(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甘肅 蘭州)
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比較難學的模塊,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一套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僅要讓學生走上自主學習之路,更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等獲取知識,并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學習過程。為培養高一學生的文言文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對于高一學生學習文言文應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高一學生閱讀比較淺顯易懂的文言文,可以借助古漢語字典進行翻譯,理解文中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比如以《蘭亭集序》為例,其學習目標可以制定為三個:一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基礎知識,如實詞、虛詞、句式等;二是多多朗讀文中內容以培養語感,并把握文言文的內容及特色,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三是要培養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習慣,有針對性地了解一些作者的資料和文言文背景。只有確定了合適的學習目標,才能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的內容、重點及學習的方法有所掌握。
高一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要明確兩點:一是要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和范圍,如《蘭亭集序》自學的內容就是文中全篇,重點掌握文中的大意和所涉及的重要實詞和虛詞;二是要明確自主學習的方法,至少要對文章進行三次通讀:第一次通讀時,要借助于古漢語字典查明一些生僻字的讀音,以及一些文言文句的斷句;第二次通讀時,要對文言文全篇進行翻譯,讓學生句句落實,盡量可以自己解決所有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則用筆做好記號,等待課堂老師的指導;第三次通讀時,則要了解文言文所表達的情感、思想等,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所以,對高一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要安排為課前預習作業,明確自主學習的兩點要求。
高一學生在自主學習預習課本文言文后,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交流討論。將全班學生分為5組,每組確立一名組長、發言人、記錄員、資料員。對組內成員做好分工,在小組之間通過相互交流、探討的方式進行答疑解惑,這樣不僅可以激發高一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需讓學生通過自我檢測來體現,檢測內容為高一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成果,并結合小組的形式進行檢測,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檢測:一是小組對文言文的朗讀,看哪組讀得最好,在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進行朗讀,其他組的學生則對朗讀過程進行評價,可以從聲音、語氣語調、朗讀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二是對文言文的整篇翻譯,同樣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翻譯,看翻譯內容是否把握住了文言文重要知識點,語句是否通順并達到了字字落實的要求;三是每個小組針對文言文提出問題,其所提出的問題主要涉及文章的情感、內容以及藝術手法,然后小組之間互相解答,最后再將解決不了的問題交給老師指導。此外,高一學生自主檢測文言文的學習情況可以采用學生講課的形式,也可以是上講臺表演,其核心內容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去思考,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文言文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知識點繁多,學生并不能做到快速“消化”,這就需要學生進行一點一滴的積累。尤其是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對學生引導,讓他們將文言文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和總結,還要讓學生養成自主積累、總結知識點的習慣。比如在學完《蘭亭集序》這一篇文言文后,老師適當做一些拓展延伸,將文言文中出現的一些實詞、虛詞或者句式等歸納總結,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夠復習一些知識點,還能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概括,從而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老師還要起到示范的作用,讓學生明白文言文中的重點知識、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自我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通過積累總結,學生就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慢慢掌握自主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并不斷自我思考、探索,從而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通過以上內容的闡述,可知要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主體,老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熱情。由于高中文言文的學習比較枯燥,并不是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文言文,但為了培養高一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就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