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嘉
(廣東省珠海市第三中學)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化學課程學習中的具體體現,從“形成化學概念、構建科學思維、實現實驗探究、完成實踐創新”等方面建構,體現科學原理與規律、科學思維與實證、科學實踐與創新的原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不可能憑空產生,它們一定內隱在化學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必然要以知識教學為載體,而作業布置正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作業的布置設計要符合學情,其中可以具有趣味性的與生活貼近的前沿信息為研究對象進行設置考點,也可以培養學生實踐性、探索性較強的探究題目,再次一般為主管題目居多,同時可以設置一些文字表述題目,鍛煉理科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作業的設置也可適當多一些形式新穎的題型,這就要考驗教師對于高考前沿動態的把握,設置一套適合學生的優質作業,在作業的題目中滲透核心素養理念,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業形式單一、內容陳舊、考點重復、題量過大,不僅使化學作業失去了實質的教育功能,而且也啄食了學生對化學課的興趣,非常不利于學生多元化思維的發展。當前教學中化學作業這種常態現象的遍布很大程度上有悖于新課標關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化學教育理念。新課程下化學作業的細化深思,是每一名化學老師要反復琢磨、精雕細刻的一個教育難題。在筆者看來,化學作業是師生間課后互動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效的作業”中必須要體現出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直接反饋給老師。同時化學作業必須做到以實驗為基,體現動手、動腦的思考,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與教師歡樂互動,只有做到在作業里深思揣摩,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主動性與創造性是當前新課改主要強調的兩面性,因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動積極的創新精神是目前化學教育中應該思考的兩翼??梢赃@樣講,在新課改這個主題下,如何將化學的兩翼舒展張開,使學生飛得更高、更遠才是化學作業設計方面亟須認真對待的一個問題??紤]到這一層面,化學作業在設計上要巧思妙想,要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要努力配合課堂教學,要把體現化學作業設計的新穎性展現無疑。所以在筆者看來,化學作業設計應考慮到如下幾點:
首先,化學作業應該努力成為學生自身主動學習和探究的主體,而非變成應付老師所布置任務的消極客體??紤]到這一方面,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在作業內容的設計上應該著眼學情,探究實情,考慮教情,讓學生成為自主探究、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主體,賦予作業以人文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真正體現出核心素養中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一刀切”的作業布置現今仍然存在。實際上,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習態度的不同,學習方法的差別,使得學生在面對作業時參差不齊。因此,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老想著面面俱到,不必刻意追求要使學生如何發展,一蹴而就,而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因此,在布置作業時,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此時,學情的考慮,教情的思索,就顯得很重要。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作業設計上要突出選擇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作業只有針對性才能體現高效性。教師可以設計多梯度的作業進行分配,可以按照多次考試成績進行分組量化,將作業設置出幾個類型來,可以有基礎型、變換型(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變化,但考查點不變)、運用行、能力型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主選擇。
化學學科是一門非常接地氣的學科?;瘜W這門學科正是應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生,而當前核心素養倡導科學思維與實證的要求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特征,因此,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努力體現化學的實用價值,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與生活實際的接觸中體驗和理解化學、提升自我。這樣化學才是活的,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獲得富有生命的化學知識。所以,在作業布置方面,教師可以適當開發一些可操作性強的實踐類作業,讓學生親自上手,使化學走進生活。
作業是化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新形勢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作業,不能再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應成為師生相互交流的平臺與載體,讓我們逐步將“作業布置”轉向“作業設計”,在作業內容與形式上改革和創新,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來指導我們設計的方向,進而逐步實現化學作業方式的多樣化,讓更多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的作業設計來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
[1]莊德剛.基于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與反思:以“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7.
[2]張逵.化學校本教材開放性作業的教學功能[J].化學教育,2011.
[3]蔣麗萍.優化化學作業設計,提高化學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