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東
(廣西欽州市浦北縣浦北中學)
現今的教育體制下,高中生背負沉重的升學壓力,提高學習成績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核心目標,這導致高中物理教學與學習的方法受到極大的局限,被固化到應試教育模式中,以機械記憶、題海戰術為核心的物理學習策略成為當下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方法,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的方法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提高,應該引起教育界的重視,積極引入科學教學、學習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高中物理學習的效率。
在研究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對高中物理課程的主要內容進行細致、全面的梳理,這是學習策略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概括來說,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主要包括概念、規律、實驗、問題解決和思維分析五個方面。
概念和規律是物理學的基礎所在,是前人通過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和總結得出的普遍性規律,是學生進行物理學習的關鍵內容,在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中占據較大的比例。學習中,學生只有透徹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礎方能進行后續的實驗、問題分析和思維鍛煉等學習。但是,高中物理的許多概念、規律晦澀難懂,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如果不重視學習方法,將會成為阻礙學生高效學習的“攔路虎”,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
縱觀現代物理學發展史,實驗是物理學科發展的重要方法,是進行物理學習的重要手段,應該將其視為高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手段,通過演示實驗、模擬實驗和探究實驗等多種形式實現高中物理知識的驗證、詮釋,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問題解決和思維分析是高中物理學習的較高階段,是學生借助現有物理學知識對現實問題進行的思維分析和探索,進而形成切實可行的解決思路,最終實現問題解答的過程,是高中物理教學的目的所在。
物理概念是學生進行高中物理學習的“第一關”,應該從概念的語言結構、內涵進行細致的分析,明晰概念的內容、適用范圍和限制條件,以概念為依托進行物理學知識框架的搭建,形成初步的物理認知和知識框架,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就物理概念而言,分為定性描述、定量描述,如機械運動、衍射等,即為定性描述,應該重在理解,確保對概念有正確的認識,能夠將概念內化到現實問題中;對于速度、力和質量等概念,可以通過特定的參數進行定量表達,應該力求對概念有精準的理解,能夠實現概念的具體應用。
受到認知能力、基礎知識水平和個人思維定勢的影響,許多學生在高中物理規律的學習中存在不小的難度,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所在。學習中,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應該重視對物理規律的分析,通過逐字逐句的分析,掌握高中物理規律的關鍵點;其次是進行物理規律的深化,將規律與概念、其他規律進行關聯,構成完整的知識脈絡;最后,應該重視實驗驗證的運用,以此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
高中階段的物理實驗數量眾多,難易程度各異,學習應該遵循一定的方法。具體來說,應該將物理實驗進行分類,歸納為演示實驗、模擬實驗和探索實驗三類。對于難度較低、操作簡單的物理實驗可以通過課外動手實踐、視頻教學等方法實現,確保學生以高效的方法快速獲得相應知識;對于操作相對復雜或對實驗器材有一定要求的實驗,可以通過課堂實驗的方式進行,以探究實驗或模擬實驗的方式進行;至于操作極為復雜、難以正常開展的實驗,應該以演示實驗或視頻實驗的方式進行,給予學生觀摩的機會。
通過對概念、規律和實驗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相當的物理學知識和方法,能夠對現實中的許多問題進行自主的分析和探究,具備問題解答的能力。此時,應該從應試、能力培養兩個角度入手,選擇合適的問題供學生進行分析,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性學習。具體來說,首先,進行細致的審題,明確題目的關鍵點,可借助圖示法進行;其次,運用現有的物理知識,思考問題的解答思路;第三,構建科學的物理模型,明確各類限制條件;第四,借助逆向推理、圖像解題等方法進行問題的求解;最后,進行答案的檢驗。
綜上,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確保方法的適宜性,以此提高高中物理學習的水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1]武中林.高中物理學習策略初探[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5(9).
[2]吳來補.高中物理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對策探究[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4(29):140.
[3]鐘振海.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究[J].數理化學習,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