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斌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勵志學校,江蘇 南京)
現代信息技術以其便利性、高效性、簡單性等特點,對促進教師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是以微電子學為基礎,是一種將計算機技術與電信技術巧妙結合的技術手段,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對聲音的、圖像的、文字的、數字的和各種傳感信號的信息進行獲取、加工、處理、儲存、傳播和使用的能動技術。它的核心是信息學。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也便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目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首先是初中歷史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缺乏深入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并不能很好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的教師甚至完全不會進行技術操作,這就極大地浪費了課堂時間,更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影響了初中歷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而部分教師固守傳統教育觀念,即使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到教學工作之中,還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將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強加在學生身上,忽視了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看法與理解,讓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現代信息技術也無法發揮它真正的作用。總而言之,為了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初中歷史教師必須轉變自身觀念,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其與學科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優化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成果。
目前比較廣泛運用于教學的是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轉換成圖文、視頻、音樂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調動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也便于學生的深入理解與學習。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的《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這節課程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課程內容制作成簡單明了、色彩豐富的圖文,這樣更便于學生的理解,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歷史知識。這時初中歷史教師再播放一段與之相適應的視頻及音頻,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影響下就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主動去學習這部分的歷史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歷史水平。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變得簡單而有趣。
初中歷史教師通常以教材為教學內容,但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內容,而是可以構建一個網絡教學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搜集大量的歷史資源,拓展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量,為學生后續的歷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授完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中的《步入近代》這個單元后,由于這部分內容較多,因此可以構建一個網絡教學平臺,搜集網絡上的優秀歷史資源,讓學生進行瀏覽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對歷史知識進行二次復習,加深了印象。當學生不喜歡教師的教學內容或者教學方法時,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尋找適合自己的歷史課程,進行自主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量。
傳統的師生互動只能在短短的一節課進行,效率較差,不利于教師和學生對彼此的了解,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則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和教師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互動。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授完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中的《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這個單元后,如果學生對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還有一些疑問,就可以通過QQ、微信等通信軟件,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而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教師也可以通過通信軟件,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初中歷史教師通過這種方式既加強了與學生的互動,也避免了課堂時間的浪費,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深入的歷史教學工作。
綜上所述,在21世紀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與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各方面密不可分,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想不被時代所拋棄,就必須轉變自身觀念,提高自身素養,不斷探索,立足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一個更加科學的、全面的、系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體系,從而克服目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