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莉
(四川省綿陽第一中學,四川 綿陽)
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圍繞實驗和觀察進行開展,這對于初入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屬于比較陌生的學科,這也是他們系統學習生物學科知識的開端,由此對學生的經驗、實驗能力等方面都是一種考驗。再者,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生物科技逐步成為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是構成我國科技實力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有必要對實驗教學予以重視,由此促進生物課堂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學生的生物學習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生物課程教學質量的影響,甚至會對學生日后的生物學習發展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初中階段作為生物學習的主要基礎階段,直接決定著學生的生物基礎把握情況。所以初中生物教師需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對其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改革和發展,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由此為生物課堂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就目前的初中實驗教學情況而言,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往往習慣在教學中運用驗證實驗,而探究實驗相對較少,為了使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和魅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初中生物教師應對其實驗教學安排進行調整,除了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驗證性實驗和演示性實驗外,教師還應注重探究性實驗的增加,充分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和教學輔助作用,自行自主動手對實驗結果進行探索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在學生實踐實驗的過程中動手幫學生進行操作,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適當給予相應幫助,讓學生在一些可用線索的引導下對實驗進行操作。換言之,興趣能夠成為驅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動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尚處于心理和生理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不僅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為了能夠使其生物實驗效果得到最大化發揮,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參與和實踐,提高生物實驗的趣味性,使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愿意主動對生物實驗進行參與。倘若教師能夠結合教學內容涉及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探究實驗,那將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更好的激發和調動,實現對學生生物學習實驗興趣的培養。
當前很多學校缺乏完善的自主實驗學習培養體系,很多初中學生都是在教師的督促下對實驗進行參與和操作的,另外,受教學改革的影響,很多教師需要圍繞教學改革要求對其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為了體現教師的教學改革情況,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對一些簡單實驗進行操作,這卻難以發揮出初中實驗教學的根本性價值。所以,初中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對實驗的實際性有所認識,促進學生對實驗重視程度的提高,同時教師還應將理論知識與實驗過程進一步融合,使學生正確認識到實驗中所應用的生物知識,確保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在之后的實驗中對其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進行更好的驗證。這樣才能切實落實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目的,學生也能夠更加深刻記憶實驗驗證出的理論知識。比如,在開展“顯微鏡的使用”這一教學內容時,雖然說很多學生都知道顯微鏡的作用,卻并沒有實際見過顯微鏡,所以,教師可以基于“練習使用顯微鏡”引導學生對“植物細胞、口腔上皮細胞”進行觀察,學生在操作和探究過程中便會更加清楚且真實地認識到低倍鏡、轉換器以及高倍鏡等結構的作用,確保學生能夠在生物觀察實驗中進行直接應用。但是,初中生物教師需要仔細講解每一部分的結構和作用,讓學生能夠清楚明白觀察中的注意事項,接著對實驗進行實踐操作,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還使學生的顯微鏡理論知識得到鞏固,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
總而言之,生物學科作為對自然進行探究的學科之一,教師需要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對實驗探究技巧進行真正掌握。所以,初中生物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圍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教學實驗,讓學生能夠在對實驗的假設、觀察和分析中對整個實驗探知規律進行更好的體驗,從而對生物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促進學生生物實驗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和魅力,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