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豪
(橫縣教育局,廣西 南寧)
高中新課改已全面鋪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創新和突破,對各任課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如何讓學生在新課改模式下閉卷也能考好,從開卷考試順利向閉卷考試過渡,是我們每一位政治教師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新課改理念下,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是開卷考試的話,最重要的是學會探究,學會感悟,以便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但是,面對閉卷考試,我們的教學在強調學會探究和感悟的同時,還要強調學生接受和記憶知識。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接受和存儲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優化各個教學環節。比如導入新課,這是一個首要環節,能不能上好課,導入就知一二。所以,要把好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先聲奪人,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授《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這一框題內容時,我采用了趙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進行導入,展示趙本山同宋丹丹關于“家用電器”的對話,從而形象地導入了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內容的形象展現增強了學生的記憶。所以,只有把講授課、學習探究等各個教學環節做好了,學生才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更好地學習和探究,知識的記憶才會更長久。
為了讓學生在閉卷考試中能夠答出題來,還要注意教學的實效性,特別要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鞏固,但又不能死記硬背。所以,教師要探索新的教學形式,要關注教學的實效性,把教學方法的創新與課堂教學的效果真正結合起來。成功的、高效的課堂教學一定是務實的課堂教學。如果課堂教學形式不能保證“雙基”的落實和學生的實際收獲,課堂教學再熱鬧也是需要質疑的。要真正幫助學生去思考和理解所學的知識,進而做到理解記憶。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做到理解記憶是應對閉卷考試的良方。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表明: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所以,理解記憶才是最好的記憶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講求教學的實效性,在要求學生記憶相關知識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知識,盡可能向孩子提出“先理解、后記憶”的要求,而不要死記硬背。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課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記憶“人們的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和“如何做理智的消費者?”相關的內容時,我先把這兩個問題的內容進行整合,把這兩個知識點統一起來進行對比,讓學生理解不同的消費心理引發的不同的消費行為,從不同的行為當中分辨出消費行為的利弊,從對比當中,學生就會知道在正確的消費心理影響下選擇正確的消費行為,而當我們能夠在正確的消費心理影響下進行消費時也就是理智的消費者了,通過這樣的講授,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理解記憶。
為了讓學生能夠適應現在的閉卷考試,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問題”教學法,關注和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問題思維。在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設置敢想敢問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思維,將對閉卷考試很有幫助。例如:高一《經濟常識》第六課的“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商業銀行有哪些,并了解相關的業務。我設計了這樣的一些問題:你身邊看見的銀行有哪些?你從平時生活中發現銀行主要做什么業務?你或你的家人到銀行主要辦理了什么業務?經過激烈爭論后,同學們得出了很多結果,最后我在這些結果中進行總結,學生就很快理解了??傊?,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就能幫助學生提高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更好提煉出觀點,能夠更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更好地為閉卷考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