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簡論江南音樂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2018-02-24 16:43:53倪淑萍
音樂探索 2018年1期

摘 要: 江南音樂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內涵豐富,不僅有自身的發展規律,而且有獨特的理論體系。本文取音樂史的研究視角,以江南音樂文化為對象,在廣泛搜集分析文獻史料和深入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論,試圖對江南音樂文化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及其成因作宏觀有機的整體把握,為深入相關研究提供參照。

關鍵詞: 江南音樂文化;彈詞;江南絲竹

中圖分類號: J6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 2172(2018)01 - 0059 - 06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1.008

江南,既是一個區域地理稱謂,又是一個區域文化概念,是一個聚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生態的價值體系。作為一個地理稱謂,江南一詞較早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左傳·昭公三年》記載:“十月,鄭伯如楚,子產相。楚子享之,賦《吉日》。既享,子產乃具田備,王以田江南之夢。”[1]483《左傳·昭公四年》曰:“四年春王正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焉。”[1]484 這里的江南主要指長江以南的區域。[2]其后,歷代典籍中的江南概念變化多樣、模糊不定。如《晉書·地理志》記有:“江南所得但有揚、荊、湘、江、梁、益、交、廣,其徐州則有過半,豫州惟得譙城而已。”[3]當時江南的范圍涵蓋淮河以南的長江中下游地域;而兩宋以來,江南地域范圍被劃為包括江蘇、浙江、上海為一體的長三角地區。[4]明清時期,江南則指以環太湖為核心的周邊區域。但不論如何變化,作為一個文化概念,江南都是一個在自然地理、社會經濟、民風民俗和信仰觀念諸方面均有特色的區域文化的統稱,從而形成以地域為基礎衍化出來的江南文化概念。作為江南文化的一部分,江南音樂是在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江南這塊土地上孕育發展起來的藝術種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民俗語言、經濟方式等,促成了特有的‘輕細、婉轉的特色,立足于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之林,有著廣泛的影響”[5]。她以靈動多樣的形式、內涵豐富的內容,體現著江南人民的精神訴求和審美取向;她以含蓄優美的風格、清雅秀麗的氣度,彰顯著江南文化的藝術風貌和美學特質。圍繞江南音樂的歷史變遷展開專題研究,對于深入探索江南音樂發展規律、揭示江南音樂藝術精神和繼承江南音樂文化遺產有著積極的理論意義和深廣的應用價值。

一、遠古至先秦:江南音樂的創生足跡

江南音樂與其它文化一樣,都是人類創造的精神產品,也是不斷延續的價值體系。如錢穆所言:“只有人,始是歷史之主,始可穿過歷史之流變,而有其不朽之存在。”據考古證明,早在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今浙江建德人)在江南區域生產勞作、繁衍生息。截至目前,雖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建德人的音樂生活狀況,但基于原始先民的生產勞作活動中必然相伴有一定的聲音成分這一理念,可推論這些聲音成分或許就是江南音樂的最初狀態。值得慶幸的是,江南區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相繼發掘,如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遺址、浙江良渚文化遺址、浙江馬家浜文化遺址、江西山背文化遺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遺址、江西貴溪市魚塘鄉瀘溪河仙水巖春秋戰國崖墓等,為揭開江南文化發展的歷史真相提供了物質考證。

其中,河姆渡遺址的發掘表明,7000多年前的江南區域已經有了江南音樂文化的確證,即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哨、骨笛、陶塤和木筒等。這些物質載體不僅是先民狩獵的工具,而且從測音數據來看,它們已能吹奏簡單的旋律,具備了樂器的性能。這些出土器物造型獨特、形制優美、制作精致,其精細程度體現了當時樂器制造的較高水平,具有了一定的審美屬性。上述器物不僅呈現出原始樂器特有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兼具的雙重文化品格,更難能可貴的是,出土的骨哨、骨笛都開有音孔,多則7個,少則3~4個,“河姆渡有件骨哨,出土時內腔中還保存著一根充作拉桿,以變換音階的鳥禽肢骨,成為我們揭示骨哨使用方法的重要依據”[6]。這說明河姆渡人已經掌握骨哨、骨笛音孔開孔位置、數量與所發音的高低關系規律,體現了他們音階觀念。“這些骨哨是助獵工具,也是后世簫笛類吹樂器的遠祖。它們的發現證明,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不僅在黃河流域,而且也在長江流域乃至更廣闊的地區,同時創造了原始音樂文化。”[7]

到春秋戰國之際,隨著吳國和越國的建立,江南音樂文化進入吳越時期。在《吳越春秋》 《說苑》等文獻中都有對江南民歌的記載,《彈歌》 《越王夫人之歌》 《越人歌》等便是代表,這些民歌大多為五言、七言,反映了先秦時期吳越人勞動生產、男女愛情、戰爭情況等內容。而此時的器樂也獲得較大發展,浙江余姚徐家畈出土的單音樂器無旋鏞、江西新干縣大洋洲商墓出土的渦紋獸面紋镈、浙江蕭山杜家村出土的甬鐘、江西新干千獸面紋大鐃,以及浙江省余杭石瀨發現的商周時期銅鐃等,這些青銅樂器制作工藝精美、紋飾華麗。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原始樂舞是遠古時期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其內容與生產生活、宗教巫術相關,音樂構成較為簡單,節奏占重要地位。原始先民在這一時期發明了各種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也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明。從骨哨、骨笛到青銅樂器的制造,從河姆渡人的音樂生活到吳越音樂文化,標志著江南音樂的初步萌生,拉開了江南音樂發展的序幕。

二、秦漢至魏晉:江南音樂的多元并存

秦統一六國后,實現了天下“大一統”。統治者推行郡縣制,全國通行以郡統縣,江南地區設鄣郡(治故鄣縣,今浙江安吉西北鄣吳鎮)、會稽郡(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從此,江南成為國家的一個地區。中原移民來到江南,帶來了中原的風俗和音樂。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南方經濟發展相對穩定,北方大量的文人士子及各類人才遷入南方,江南文化與中原文化、楚文化進一步合流,成為華夏文化的組成部分,占據著重要地位。

秦朝設立了專門負責采集民歌的機構——樂府,開始廣泛搜集民歌以察民情。秦代的民歌多為三言詩和五言詩,內容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也有表達對統治階級暴政的不滿。漢承秦制,漢代的樂府開始有了專職的歌辭作者,也有不同地區的音樂人員收集民間音樂、創作和填寫歌辭、改編曲調、編配樂器,進行演唱演奏,開創了江南音樂發展的新紀元。漢代江南民歌有歌舞伴唱,也有一人主唱多人伴唱的相和歌形式,且多用樂器伴奏,豐富了漢代歌舞演唱體裁,漢末誕生的《孔雀東南飛》就是一部帶有說唱性的敘事長歌。漢以后相和諸曲流入南方,與江南吳歌、西曲相結合發展而成一種俗樂形式,簡稱“清商樂”。漢代末年曹操參與清商樂的創作,史載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8]如平調《短歌行·周西》、清調《苦寒行·北上》、瑟調《善哉行·古》等,就是他按照清商樂的曲調寫成的代表作品。而后,曹操的兒子曹丕設立了專門的音樂機構“清商署”用于清商樂的搜集與改編,推動了江南清商樂的發展。

秦漢時期,樂舞無論在宮廷還是人們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秦漢時期建立的樂府不僅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間音樂,也促進了樂舞、百戲的發展。樂府搜集全國各地的民間歌舞加以編制和演奏,主要為宮廷娛樂服務。秦始皇統一全國后,七國樂舞匯集京都,漢朝樂舞繼承秦代,加上漢代經濟較繁盛,尤其是漢武帝時期,各民族之間的頻繁交往也推進了樂舞、百戲的發展。淮南舞、長袖舞、盤鼓舞、拂舞、白纻舞等樂舞和水嬉、雜技、傀儡戲等百戲在江南地域應運而生。自漢武帝擴充了疆域以后,很多少數民族和外來音樂紛紛傳入中原,不同樂種相互交融吸收,江南器樂也出現了新風貌。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失敗后,經過了三國割據戰爭,晉的暫時統一,北方混戰局面引起的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促進了南北各族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中原文化的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思想文化造成深刻影響,南方荊楚文化、吳越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的古老傳統擁有頑強的生命力,江南音樂文化傳統依舊在延續和發展。總體來說,南北方音樂文化的交流比較均衡。北魏孝文帝攻討淮、漢,宣武帝定壽春,均俘獲南朝聲伎,不僅得到江左所傳中原舊曲如《明君》 《圣主》《公莫》 《白鳩》等,還有江南吳歌、荊楚西聲,總稱“清商樂”,“殿廷宴饗,則兼奏之”。十六國混戰后北方的音樂、舞蹈、樂器等等也逐漸傳入南方,如南朝時期傳承的“鼓吹樂”,軍中備有女樂及“羌胡之聲”,可見北方音樂影響之廣泛。

秦漢三國時期江南的政治文化與中原地區相比沒有多少突出特點,值得一提的是曹魏時期,嵇康音樂美學思想和他的《聲無哀樂論》,對音樂藝術的特殊性予以深入探討,反對儒家的庸俗禮樂思想,具有劃時代的進步意義。

三、隋唐五代:江南音樂的歌舞兼容

隋唐五代時期的江南音樂是在漢魏時期音樂的基礎上,汲取東西方文化精華融合創新而形成的,是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其意識形態、社會體制、宗教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成績。唐亡后,藩鎮割據,北方戰爭頻繁,文學毫無成就;南方十國之間,雖有戰爭,但局勢相對穩定。南唐、后蜀兩國國勢較強,歷史較久,經濟文化有所發展。

隋唐時期,歌舞伎樂興盛,尤其是唐朝,宮廷燕樂極盛。民間音樂有了質的提高,出現了藝術歌曲——曲子,民間說唱、佛教變文以及民間歌舞等也發展迅速。隋朝京杭大運河的開鑿疏通了南北交通要道,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唐設立江南東道與江南西道,江南城市發展逐步壯大。有“東南名郡”之稱的杭州以及臺州、婺州、溫州、越州、蘇州、歙州等城市的發展推動了音樂的發展,江南豐富的詩歌藝術、城市曲子、佛教音樂都是音樂潮流中的代表群體。隋唐是中國樂器大發展的時期,曲項琵琶、五弦琵琶、箜篌等樂器隨著戰爭、通商以及佛教的傳入流入中原,與漢族音樂相融合,催生出新的樂種,如西涼樂等。隋唐時期也是中國佛教音樂發展的頂峰,從宮廷到民間,一大批佛教信奉者出現,促進了佛教音樂的發展,也使佛教的影響從寺院擴大到民間和宮廷。

五代十國戰亂頻繁,軍閥割據,朝代更替不迭,社會經濟遭到重創;唯獨兩浙政治制度穩定,社會文化財富不斷積累,市民音樂和佛教音樂獲得較大發展。隨著江南城市建設的拓展,市民音樂也得到積極發展,江南豐富的詩歌藝術、城市曲子、佛教音樂都是音樂潮流中的代表群體;五代時的器樂合奏有多種形式,通過五代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中第二段管樂合奏可以得知,管樂合奏是由六名女伎演奏,兩人吹橫笛,三人吹篳篥,另一人擊拍板組成;另一種器樂合奏形式由琵琶、豎琵琶、箏、方響、笙、細腰鼓、橫笛、篳篥、拍板組成。唐末五代時期,隨著文化中心的南移,佛教在南方廣泛傳播。禪宗五家中除臨濟宗創立于北方外,其余四家都在南方,而臨濟宗的后繼者不久也渡江南下,標志著佛教中心也在往南遷徙。

隋唐五代,這一時期的音樂文化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出現了曲子、說唱、佛教音樂、房中樂等多種音樂形式。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帶動了江南音樂文化的繁盛,為宋元時期江南音樂文化的深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宋元時期:江南音樂的詞調曲律

在宋代,伴隨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都市的興盛,城鎮市民這一新的社會階層日益壯大。在這種背景下,反映城市人民生活的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也得到了大發展。它的活動中心是以娛樂為主要內容的商業集中點——瓦子勾欄——這種固定性的專業演出場所的活動,還有與民間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茶樓、酒肆及寺廟中的音樂活動,也對這一時期城市俗樂的繁盛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北宋滅亡后,宋皇帝被迫南遷臨安,重建政權,南宋初期音樂呈現凋零狀況。宋高宗在紹興十一年(1141年)與金國訂立了屈辱和約以后不久,自以為有了喘息的機會,逐步恢復宮廷音樂機構,如大樂署、鼓吹署、云韶部、鈞容直、東西班、大晟府、教坊樂等。

南宋宮廷音樂具有俗樂化傾向的特點,在臨安政權的初期,南宋宮廷音樂機構及樂官設置“以‘減省與‘臨時性為其總體特征”,其中教坊及教樂所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南宋宮廷音樂與民間音樂溝通的橋梁。音樂發展到宋代,與唐代相比,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音樂文化由上層的宮廷轉向民間,曾經光彩奪目的宮廷歌舞大曲被新興的曲子詞、戲曲、曲藝等世俗綜合藝術所代替。伴隨著音樂藝術的轉型,各種音樂形式蓬勃發展,樂器作為人們從事音樂活動的物質載體也取得長足的進步。宋代是外來樂器民族化、中國傳統樂器定型、以吹管樂器和拉弦樂器為主的歷史時期。新樂器的不斷出現和音樂表演形式的豐富多樣化,使中國器樂藝術在宋代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古琴藝術得到重大發展,無論是演奏手法還是琴曲創作都有很大突破,最突出的是琴樂流派開始形成,當時最為典型的是京師(汴梁)琴派、江西琴派和兩浙琴派。

元代是一個充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朝代,這一時期音樂藝術中的戲曲音樂(雜劇和南戲)得以高度發展。以雜劇和南戲為代表的戲曲藝術脫穎而出,并迅速替代了繁盛一時的歌舞藝術,深入到社會各階層。古琴音樂延續宋代的繁榮,獲得高度發展,琴人、琴曲以及琴學研究成果大量涌現。

宋元時期,市民音樂的繁榮使中國古代江南音樂出現了巨大轉折。音樂活動已由宮廷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和勞動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從音樂的形式來說,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歌舞轉向戲曲。戲曲藝術的確立與發展標志著我國江南傳統音樂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宋元音樂文化在江南已向普及面更廣、綜合性更強的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我國音樂文化發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它開辟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為明清音樂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一個新的基礎,為繼承和發展我國民歌、說唱、戲曲、歌舞和器樂的民族音樂傳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明清時期:江南音樂的繁榮興盛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雖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仍然占據著統治地位,但資本主義的萌芽已在一些城市出現,尤其是沿海城市。明清時期的音樂活動與宋元時期的歷史有著承因關系。由于手工業的發展,城市市民階層的壯大,通俗文學與民間藝術日益興盛,城市音樂日趨發展,如在當時的北京、揚州、廣州等地,音樂活動較為活躍。

明清時期是江南戲曲、說唱、民間歌舞、民歌小曲和民族器樂發展的繁榮時期,沿海地區也是中西音樂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江南一帶經濟發達,經過長期創造而積累的繁榮的音樂藝術與各地的風土人情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和說唱藝術,如彈詞、亂彈、道情等。在南北合流的過程中,涌現了不少地方劇種,如杭劇、甬劇、黃梅戲、淮劇等;其中,蘇州彈詞是這一時期江南音樂里的一朵奇葩,其以說、噱、彈、唱為主要藝術手段,歷久不衰。

明清時期,民間器樂音樂有了較大發展。江南一帶,尤其是上海的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促使上海地區的民族民間器樂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某些傳統音樂品種的日趨衰落而琵琶音樂和江南絲竹的日漸興盛,特別是改良國樂的興起使民族器樂的發展進入新時期。民間器樂主要有琵琶音樂、江南絲竹、吹打樂、十番鑼鼓以及宗教音樂等;民間歌舞就有500余種,他們大多與舞蹈動作、民間風俗儀式結合緊密,有的邊歌邊舞,音樂富于節奏性和跳躍性;有的歌、舞、樂相間表演,交相輝映,有的載歌載舞扮演各種歷史故事角色。

古琴與琵琶藝術的發展也呈繁榮之勢,涌現了一批古琴與琵琶理論家、作曲家及表演藝術家。江南著名的音樂家有琴家李水南(明浙江杭州人)、胡文煥(明浙江杭州人)、徐和仲(明浙江四明人)、徐常遇(清江蘇揚州人),琵琶家楊廷果(明江蘇無錫人)、華秋萍(清江蘇無錫人)、李芳園(清浙江平湖人),戲曲理論家李漁(清浙江蘭溪人)、毛奇齡(清浙江蕭山人)等。明清時期的中西音樂交流也日益頻繁,上海、寧波等沿海城市更是中西交流的主要陣地。明清音樂藝術在人民群眾的創造中,不斷變遷與發展。有些音樂品種隨著歷史而消逝,有些音樂樣式則欣欣向榮,長盛不衰。

六、近代時期:江南音樂的古今轉型

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清朝閉關自守的國門,同時也把西方工業文明輸入中國。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城市商品經濟逐步發展。茶樓、劇院等經營日益興盛,為民間音樂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民間音樂藝術發展迅速。江南的許多地方小戲,如江浙各種“灘簧”經過前段時期的改良、完善,發展成為全國較有影響力的戲曲劇種之一。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是浙江越劇,它從農村走向城市,以其藝術特性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認可。而流傳于江蘇無錫、常州地區的錫劇以及蘇劇也開創了新的局面;上海地區的滬劇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豐富的曲調和獨特的風格;江南的茶樓文化也滋養著另一種傳統音樂——曲藝藝術。彈詞(四明南詞、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鼓詞(溫州鼓詞、浙東漁鼓等)、道情(金華道情、江西道情等)、蘇州評話、浦江亂彈、揚州清音、江西清音等都得以在江南生根發芽。

近代江南器樂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絲竹樂(江南絲竹)、吹打樂(蘇南吹打、浙東鑼鼓、舟山鑼鼓)、鑼鼓樂(純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演奏的樂曲)等方面。江南絲竹約在清朝末年開始流行于蘇南、浙北及上海等地,用于婚喪喜慶、節日燈會諸民俗活動;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近代以來江南地區產生了許多新民歌,而新型民樂、戲曲社團的建立也促進了江南傳統音樂的發展。

20世紀以來,隨著西方音樂文化的傳入,音樂教育首先在傳教士開辦的教會學校中進行,揭開了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序幕。隨后“學堂樂歌”興起,一批先覺音樂家編寫教材、創作音樂、實施教育,標志著我國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制度初步建立。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開始全面實施美育,專業音樂教育也得以萌芽。1927年上海國立音樂院的創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正式開啟。與此同時,滬江大學、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等都設有音樂系科。學堂樂歌的興起和專業音樂教育的發展為培養中國近現代音樂藝術教育師資做出了巨大貢獻,涌現出一批音樂家、作曲家,如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吳夢非、劉質平、豐子愷、錢君陶、邱望湘、沈秉廉、蕭友梅、黃自、賀綠汀、陳田鶴等。他們投身教育實踐,致力于音樂創作和教材編撰,為中國新音樂的興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綜上,在區域與文化之間衍生的江南音樂是江南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聲音”,在以上浮光掠影般穿梭于各個時代所見的“音樂”面孔中,我們也能通過現代學者對江南地理、文化的研究來詮釋江南音樂文化的豐厚,得以略見江南音樂的歷時狀態和知識體系。

本篇責任編輯 錢芳

參考文獻:

[1]李索.左傳正宗[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2]應岳林.江南初析[J].江南論壇,1998(8):44.

[3]司馬遷.史記[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269.

[4]劉士林.江南與江南文化的界定及當代形態[J].江蘇社會科學,2009(5):229.

[5]楊和平.江南音樂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5.

[6]林華東.河姆渡文化初探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247.

[7]劉東升.中國樂器圖志[M].

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7:25.

[8]趙艷紅.中國文學簡史[M].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50.

收稿日期:2017-10-11

基金項目: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江南民歌發展軌跡新探及數據庫構建路徑研究”(17YJA

760040)。

作者簡介:倪淑萍(1975— ),女,碩士,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浙江金華 321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18| 国产门事件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午夜天堂视频|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最新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精品福利国产|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天天色综网|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福利国产在线| 免费不卡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亚洲欧美天堂网|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男人天堂2018|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福利国产在线|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欧美成一级|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亚洲无码37.|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五月婷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