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除了家用電器的智能化,平時生活中的必需品梳子也邁入了智能化的浪潮。2018年歐萊雅和 Withings 聯手開發了一款智能發梳,它可以在梳頭力度等方面為使用者提供建議,從而達到避免損傷、改善發質的目的。
智能梳子具備幾大特點:安裝麥克風,可以監聽聲音;配有3軸測壓元件,可以感知力度;安裝加速計和陀螺儀,可以深入分析梳發模式,感知梳發效果,如果動作過于激烈,梳子會用觸覺反饋信號提醒用戶注意;通過電導傳感器判斷運行環境,比如頭發是干的還是濕的,提供正確的測量結果。

近年來人工智能依然站在風口上,尤其智能語音成為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AI翻譯器因其實用性而備受期待。智能家居品牌SSK發布了一款名為“Hello”的翻譯器,以其全球部署、超高硬件標準給行業注入了一股新能量。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場嘈雜的環境中,“Hello”依然能快速且準確翻譯,令試用者嘖嘖稱奇。“Hello”翻譯器開放使用谷歌、微軟引擎,能根據用戶所在地域,更新當地資源庫。不僅支持20多個國家的語言翻譯,而且具有深度學習能力,進行譯錯積累。

長得像膠囊的機器人你見過嗎?長27毫米,直徑11.8毫米,它竟是“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只需隨水吞服“膠囊”,進入體內無異物感,等候幾分鐘即可開始做胃鏡。隨著醫生操作控制桿,“膠囊”在胃部前后、上下自如移動,“膠囊”上的高清攝像頭配合自動曝光控制,提供清晰的臨床圖像。
“膠囊機器人”還會自動診斷,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可在檢查過程中對采集到的圖片進行智能分析,對可疑病灶自動預警。“膠囊機器人”完成使命后,通過消化系統排出體外。并且該膠囊的外殼采用高分子醫用材料制成,耐用抗腐蝕,安全無副作用,對人體無害,可放心服用。

近年來,停留在驢友和極客圈的便攜發電裝置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戶外活動,出門又離不開科技產品。無論是戶外活動、應急搶險還是貧困地區斷電缺電補充,便捷電力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便攜太陽能發電機吸引了不少旅游、戶外活動和露營愛好者的關注。重量不過5.4千克,能為迷你冰箱供電10小時、充滿筆記本電腦4~6次,能滿足很多電子產品的用電需求。

藍牙音箱、wifi音箱我們已經見得多了,但是能“飄”起來的音箱你見過嗎?這就是磁懸浮音箱,在音箱上運用這種磁懸浮技術,通過電磁力的同性相斥原理,使得兩個物體相互產生一點間隔,但是又在可控范圍內。這款音箱,通過藍牙連接,懸浮旋轉,釋放七彩燈光,帶來超震撼的音樂享受。音箱、燈效、磁懸浮三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音樂瞬間活起來,感覺跳動的產品在主動演奏一場盛大音樂會。

工作太忙,沒時間出去放松,在家也能享受影院帶給你的超級震撼畫面。這款3D微型手機投影儀=網絡機頂盒+手機無線同屏+安卓智能系統。只要有寬帶網絡就可以看電視直播和電影,也可以直接打開PPT、word、excel等辦公軟件,用于辦公演示,非常實用。可以無線連接、與手機同屏,小巧輕便,可以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