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從“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到“創新驅動、造福人類”“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再到今年的“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回顧五年來大會的主題,互信共治的理念貫穿始終,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中國智慧”,于此清晰可見。靜水深流的千年古鎮,互聯網大潮在此奔流不息。“互聯網永遠都有機會”“互聯網讓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嘉賓們,對未來都有著美好的預期。相信,更多人一起努力、相向而行,我們就能讓互聯網的潮水,奔涌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長期以來,醫院的收費方式只有現金、銀行卡,在出門“只帶手機不帶錢包”的潮流中顯得格格不入。人們長期吐槽的“三長一短”就醫現象,其中一項就是排隊交錢、來回交錢時間長。然而,從已開展網絡支付的醫院實踐來看,網絡支付具有撬動智能醫療的“杠桿效應”。智能醫療讓患者少了焦急等待,使導醫多了安排的從容,令醫生更加專注于診療服務,有助于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從收費方式改變入手,改變的不僅僅是服務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模式。
——從“雙11”首次被電商平臺打造成“購物節”以來,這個日子已逐漸發展成國內最重要的電商盛典,甚至開始走向全球市場。“雙11”見證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也調動了民眾的消費熱情,發揮了對消費者網購啟蒙的作用。但是,隨著交易數據年年攀升,各種營銷套路也紛紛涌現,給消費者帶來了重重困擾。“雙11”既是網購的狂歡節,也是各類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高峰期。讓消費者放心、安心地購物,才是“雙11”作為購物狂歡節的根本。如果處處都是“坑人”的陷阱,消費者又怎能狂歡呢?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數據越來越有價值,受到重視,但網絡數據造假的現象卻層出不窮。從最初的電商購物平臺,到如今的民宿行業,還有影視劇行業、網絡文學、自媒體等,“流量”造假日益泛濫,危害越來越大。數據無好壞之分,更無善惡之分。無論是移動互聯網,還是新媒體,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工具。它們蘊藏的力量不言而喻,應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盡其應有的責任,而非成為商業造假、利益輸送的工具。擁有真實的數據,諸多新興行業才能在互聯網時代實現良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