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
【摘要】目的 探討在康復科患者的護理管理中應用跌倒風險分級管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康復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管理方法將其分為兩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采用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 在跌倒發生率方面,對照組顯然高于觀察組;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顯然高于對照組;在防跌倒知識的熟練掌握度上,對照組也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應用在康復科中,來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可以將跌倒發生率有效降低,并且護理滿意度也會有明顯的上升,值得被當作當期有效治療方法當中的一種來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康復科;護理滿意度;跌倒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fall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8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was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was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fall risk,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in the degree of proficiency in the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of fall, the control group was also obvious. Low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 Applying fall risk grading management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nd incr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being used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current period.
【Key words】Fall risk grading nursing;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Nursing satisfaction;Fall incidence
跌倒主要指的是患者的身體(不包含雙腳的其他任何部位),因為失去平衡,使得其突然觸及到地面,或者其會意外地觸及到低于平面的其他物體,發生率比較高[1]。對于康復科來講,因為就醫患者通常是老年患者,多數都是60歲以上,并且可能還合并有其他疾病出現,比如糖尿病等,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因素,并且患者長時間服用降血糖等類型的藥物,也會使得跌倒發生率顯著增加[2]。在此基礎上,怎樣避免康復科患者再次發生跌倒,已經成為當前護理管理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為了探究出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從本院康復科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擇120例,現作如下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康復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管理方法將其分為兩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女23例,男37例,年齡23~68歲,平均(38.91±11.72)歲,病程15天~4個月,平均(2.73±1.69)個月;觀察組女25例,男35例,年齡24~69歲,平均(39.36±13.75)歲,病程15天~4個月,平均(2.58±1.8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管理,方法是在護士長的相應帶領下,合理分配好康復科科室內所有護理人員的排班以及工作職責,并且責任護士需要對其所護理的患者做好在班八小時以及二十四小時的負責制[4]。護理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患者做好相關的入院接診以及詳細的入院介紹,輔助管理好患者的病情,按計劃實施好康復訓練,并做好出院隨訪以及針對性的指導[5]。
1.2.2 觀察組
跌倒風險分級管理,護理方法是:首先評估好患者跌倒所存在的相應危險性,按照Morse跌倒風險評估表來進行評估操作的展開,按照評估結果再為患者進行有效的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分級管理包含三個等級,有低度風險、中度風險和高度風險的跌倒管理。對于跌倒風險為低度者,需要在患者床頭將警示標識設立好,比如可以放置好顯眼的警示牌,牌子上可以將跌倒危險寫上。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將跌倒風險的詳細防范知識來對患者家屬進行護理安全教育,保證康復科科室的病房能夠保持一個適宜的環境,保持好病房地面的潔凈,避免有無水漬出現,病房的光線也要給患者以舒適的心情。
對于跌倒危險為中度的患者,也可以將警示標識放置其在床邊,在患者服藥之后,需要給其一定程度的指導,對于家屬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安全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管理時,需要保證病房的光線處于充足狀態,且布局也要是合理的,保持病房地面時常處于干燥狀態,不放置障礙物,同時在患者洗浴或者如廁時要有專人陪伴。
在對跌倒危險為高度的患者來說,將警示牌設立在床邊處,并對家屬做好相應的護理安全教育是基礎護理管理。除此之外,為了使得患者能夠在病房內活動時比較方便,需將扶手設置好,特定情況下還需要將床欄利用好,同時在患者洗浴或如廁時,要有專人陪伴。與此同時,當患者將對跌倒危險性起到增加作用的藥物服用之后,需要臥床休息一小時至兩小時,待休息完畢后,才能展開活動。作為護理人員,其還需要和家屬聯合起來高度監督好患者的各項活動,防止患者有不良反應出現。
1.3 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形式進行,來統計出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服務所作出的評價,該問卷內容需要包含問題是否及時發現并解決、護患溝通情況以及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高低等,以百分制進行評分。在對跌倒危險性進行評估時,采用的是Morse跌倒風險評估表,跌倒風險為低度,評分在25分以下;跌倒風險為中度,評分在25~45分;跌倒風險為高度,評分至少是45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跌倒次數對比
在跌倒次數方面,對照組有18例跌倒,跌倒發生率為30%;觀察組有4例跌倒,跌倒發生率為6.67%。在跌倒發生率方面,對照組顯然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滿意度對比結果,對照組中滿意例數是15例(25%)、一般滿意例數是22例(36.67%)、不滿意例數是23例(38.33%),護理滿意度為61.67%;觀察組中滿意例數是38例(63.33%)、一般滿意例數是21例(35%)、不滿意例數是1例(1.67%),護理滿意度為98.33%。可以看出,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顯然比觀察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預防跌倒的掌握程度對比
對照組自身預防技能和知識為(38.84±4.29)分,防止跌倒環境為(40.15±4.37)分,防止跌倒用藥為(39.26±3.32)分,防止跌倒運用為(37.95±3.47)分;觀察組自身預防技能和知識為(45.97±5.11)分,防止跌倒環境為(43.61±3.28)分,防止跌倒用藥為(43.75±3.36)分,防止跌倒運用為(45.12±2.71)分。很顯然,在防跌倒知識的熟練掌握度上,對照組也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作為醫院內將保健、康復、教學、科研和醫療集中在一起的一個重要臨床科室,在當前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不斷的提高下,康復科的醫療護理新技術目前也正在進行相應的拓展以及應用,與此同時,患者會對醫院所提供的護理服務水平和需求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根據臨床相關醫學研究顯示出,長久以來的臨床護理過程中,患者出現壓瘡或跌倒等明顯不良護理事件還會因為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操作水平不夠高,年資比較低,特別是跌倒,這也是醫患發生糾紛的一個引發因素,發生率也是逐年遞增的。對于康復科來說,其科室內的多數病人都是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身體等各方面因素,使得其活動不是很方便,常常合并有多種并發癥,且為慢性疾病,這就使得其是跌倒發生的主要高危人群。
跌倒風險分級管理主要在患者一入院之后,要對身體的全面狀況進行詳細的評估,最后根據評估得出的結果來對患者作出系統化且針對性的基礎護理,這不但會對患者康復效果起到顯著增加的作用,還可以將存在或者潛在的護理隱患有效消除。本次研究顯示出,在跌倒發生率方面,對照組顯然高于觀察組;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顯然低于觀察組;在防跌倒知識的熟練掌握度上,對照組也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較為顯著。這是因為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管理時,按照患者跌倒風險所對應的級別,來實施好和該級別所相對應的護理管理,在此基礎上,盡管康復科當中護理資源是極為有限的,但也能夠得到充分性的利用。除此之外,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對家屬也實施了一定的健康教育,這樣將家屬和患者的警惕性都能有效提高,從而能夠對患者作出全面細致的觀察以及充分的保護。
由此可得,將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應用在康復科中,來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可以將跌倒發生率有效降低,并且護理滿意度也會有明顯的上升,值得被當作當期有效治療方法當中的一種來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饒紅英,楊秋蓮,周艷顏.防跌倒分級指標管理對老年病科患者護理質量與滿意度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06):107-109.
[2] 管 燕.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康復科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4):112-113.
[3] 馬 文.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心內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01):80+82.
[4] 余靈慧,馮志仙.風險分級管理在防止住院患者跌倒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05):17-19.
[5] 梁旺顏.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康復科跌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醫學,2014,42(08):959-96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