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琴 李陽真 姜麗
【摘要】目的 探究對于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采用延續及家庭護理對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08月~2017年08月至我院就診并行血液凈化的尿毒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給予一般的護理措施,后者則在凈化間期給予強化的延續及家庭護理,比較組間患者的并發癥及生活質量差異。結果 并發癥統計分析顯示整體的發生幾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分別為10.0%vs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表1顯示為干預前后兩組研究對象的生活質量評價,研究起始時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4項評價內容觀察組患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延續護理及聯合家庭護理能夠顯著降低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相關的并發癥發生風險,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的臨床預后。
【關鍵詞】尿毒癥;血液凈化;延續護理;家庭護理;并發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2
尿毒癥是多數腎臟疾患的終末期病變狀態,此時的腎臟濾過排泄功能喪失,機體產生的大量毒素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借助外來的血液透析系統對血液通過彌散的作用進行濾過凈化[1]。通常患者血液凈化每周需要2~3次,透析凈化的過程中除毒素物質以外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質等亦可發生丟失,因此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同時透析本身及尿毒癥的相關并發癥等要求在整個治療期間對患者有必要進行全面的護理[2]。本文中旨在探究對于血液凈化間隔期患者采用延續和家庭護理對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相關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08月~2017年08月至我院就診并行血液凈化的尿毒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包括患者的臨床診斷明確,接受血液透析凈化治療時間長于3個月,對本研究的內容和相關操作知情同意等。對存在嚴重的其他系統器官的并發癥、精神意識不清楚而無法配合的患者進行排除。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6±4.4)歲,血液凈化時間4個月~2年;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為(65.3±3.8)歲,血液凈化時間3~18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措施
所有患者每周接受3次血液透析,采用費森尤斯血液透析器,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透析液濃度為140 mmol/L,對照組患者在透析的間期給予常規的健康指導,告知相關的注意事項,其他無特殊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同樣的基礎上給予延續護理和家庭聯合護理,具體包括:(1)患者每次治療結束后檢查血管有無出血滲出,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感受,及時進行處理干預,保證每次治療的順利完成;(2)分發有關尿毒癥飲食和治療的相關健康手冊,指導家屬在離院后后輔助監督和對患者的繼續治療,做到療效的鞏固和防止病情的惡化;(3)每日通過微信或電話隨訪的方式對患者及家屬存在的任何疑惑進行詳細解答,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主訴,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意見;(4)患者的心理護理,診療期間保持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障礙和情緒問題,與患者的家屬溝通,獲得其信任和支持,一方面共同營造適合患者康復的治療環境,另一方面使患者樹立起治療的信心和希望,感受到來自醫院和家庭的溫暖。(4)調整患者的飲食,在不增加腎臟負擔的基礎上盡量增加蛋白及能量的攝入,保證充足的睡眠等。
1.3 評價內容
(1)診療期間的并發癥統計分析。包括皮膚瘙癢、惡心嘔吐、精神萎靡、血壓異常、關節疼痛等;(2)干預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分析。依據QOL74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自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4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采用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時間段內無死亡事件發生,并發癥統計分析顯示觀察組內2例患者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1例出現關節疼痛,對照組內3例皮膚瘙癢,4例血壓波動顯著,3例關節疼痛,整體的發生幾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分別為10.0%vs 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表1顯示為干預前后兩組研究對象的生活質量評價,研究起始時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4項評價內容觀察組患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其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尿毒癥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變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綜合征的集合表現,包括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蛋白質、糖類、脂肪及維生素的代謝紊亂,患者伴隨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胃腸及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等病變,因此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3]。
在腎移植無法進行的情況下,多數患者需要長期借助血液透析來排除機體產生的代謝廢物。研究中顯示多數尿毒癥患者存在較為突出的心理壓力和負擔,情緒低落,同時多數患者家庭整體治療氛圍缺乏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觀察組患者中采用治療間歇的延續和家庭護理顯示患者的臨床療效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并且研究中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整體耐受性、依從性及診療體驗等均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通過延續護理及聯合家庭護理能夠顯著降低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相關的并發癥發生風險,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的臨床預后。
參考文獻
[1] 張海祖.不同血液凈化護理模式對尿毒癥患者凈化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560-561.
[2] 陳漫虹.優質護理干預在尿毒癥繼發甲旁亢患者血液凈化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3):62-64.
[3] 劉淑芹.評價綜合護理對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間合并心衰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6):170-17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