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文婷
【摘要】目的 探析小兒咳嗽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咳嗽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8例,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實驗組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的咳嗽消退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平均咳嗽消退時間對比參照組更快,實驗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參照組(97.92%>83.3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咳嗽患兒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咳嗽癥狀消退,還可使家長對兒科護理服務更加滿意。
【關鍵詞】小兒咳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探討;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咳嗽是一種防御性反射運動,能夠阻止異物吸入、防治支氣管分泌物聚集[1]。小兒咳嗽在臨床中較為多見,也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表現之一,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與護理,還可引發其他疾病,如肺損傷、持續性氣道炎癥反應等。為使患兒的咳嗽快速好轉,我科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對部分患兒實施了綜合護理模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咳嗽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齡1~8歲,平均(3.8±0.5)歲;病程在3天~3個月之間不得;病因:呼吸道感染52例,咽喉炎11例,支氣管炎29例,其他4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8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是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分析咳嗽病因,遵照醫囑為其用藥及輸液,并對家長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對實驗組患兒是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如下:
環境干預:為患兒提供舒適、干凈的病室環境,室內溫度以20℃~26℃為宜,濕度以50%為宜,每日均要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室內不要擺放開花的植物,減少物品擺放,及時打掃,以免因花粉、灰塵等加重患兒的咳嗽癥狀。
健康教育:為家長講解咳嗽與呼吸道疾病的病因、癥狀、危害性、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以提升其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叮囑家長避免讓患兒與刺激性東西或環境接觸。為家長講解患兒所用藥物的名稱、作用、用法用量等,以確保患兒正確用藥。
情緒安撫:患兒因身體不適、對醫院環境陌生等因素,常會有哭鬧情緒,這樣會增加耗氧量、增加心臟負荷,不利于病情好轉。護理人員可為小兒準備卡通圖片、小玩具等,也可為其播放動畫片,以便穩定患兒情緒、減少哭鬧。
呼吸道及發熱護理:讓患兒多飲溫水,可以減輕咽喉刺激,緩解咳嗽癥狀。對于痰液多且稠者,可適當使用沐舒坦等化痰藥物,勤加為患兒叩背排痰,以促進痰液排出,也可預防肺部感染。對于發熱患兒,盡量采用冷敷、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溫法。
飲食干預:為患兒選擇清淡、營養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少食用海鮮等易過敏性食物,可鼓勵患兒多吃水果、蔬菜。
2 結 果
對比二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為97.92%,對比參照組的83.33%有顯著性提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小兒是一個特殊群體,因其抵抗力低、支氣管壁彈力差,更易被細菌或病毒侵襲而引發呼吸道疾病[2],再加之小兒的理解能力有限,依從性及配合度均不如成人高,也導致其護理工作更具難度。咳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不僅會為小兒帶來嚴重的不適感,還會對其的睡眠、進食以及日常活動產生一定影響。常規護理模式可以提供一些基礎護理服務,但其不夠全面,護理措施還有待于完善;為提高護理質量我科主張為該類患兒開展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是從環境、健康教育、情緒安撫、呼吸道與發熱護理、飲食、生活指導方面著手,對護理措施進行完善,使護理服務更為全面,也更具針對性。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的咳嗽消退時間對比參照組更快,家長的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說明為咳嗽患兒開展綜合護理干預較比常規護理更顯優勢。
綜上所述,為咳嗽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促使咳嗽癥狀快速消退,還可提高兒科護理滿意度,故可將該模式在咳嗽患兒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郝士麗,孫曼曼,謝丹丹,等.綜合治療和護理對防治小兒咳嗽的價值[J].母嬰世界,2016(2):160.
[2] 譚 瓊.綜合治療和護理對防治小兒咳嗽的價值觀察[J].飲食保健,2018,(16):198-19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