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李濤
【摘要】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發作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在我院治療的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語言智商、操作智商、智商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而言,綜合護理干預具有有效性,應成為首選護理方法。
【關鍵詞】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綜合護理干預;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臨床上,雙相情感障礙病情反反復復,致殘率高,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颊咄磸统霈F狂躁癥狀,情緒不穩定,尤其是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發作后,自我控制能力較低,直接威脅到了自身、佳通與社會。臨床上,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疾病狀態予以有效改善,本研究主張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狂躁癥狀,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在我院治療的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住院患者;經過二級及以上醫院診斷,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需要服用一種或者多種治療藥物,其服用時間達到了1年及以上;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心肺腎功能嚴重異常者;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病歷資料不全,無法判斷。其中,女48例,男32例,平均年齡(30.68±4.21)歲,平均病程(15.82±1.45)d。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狀態,對各項體征與心理狀態變化予以重點監測,指導其安全用藥。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
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用心關愛患者,構建相互信任的關系,緩解患者抵觸情緒。同時,護理人員積極同患者交流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自述,并認真處理患者提到的問題。交流中,護理人員應全面梳理患者錯誤的認知,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預。另外,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可借助成功治療的病例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臨床工作。②生活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因盡量將患者安置在容易觀察的病房中,并確保病房光線明亮及整潔衛生,以此來激發患者積極的情緒。同時,勤于巡視,保管好危險物品,消除各種不安全的因素。
③情感支持性干預:可安排家屬進行探視,給予家庭的關愛,并充分信任護理人員。④認知干預: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靈活選取采訪式、誘導式、啟發式等方法對患者的認知予以有效干預,糾正錯誤認知,指引患者對生活形成科學合理的真實、正確認知。⑥康復練習:組織開展針對性練習活動,例如慢跑、畫畫、書畫等,每周至少接受三次練習,每次練習時間不得低于45 min。
1.3 觀察指標
采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1]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改善情況予以評價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語言智商、操作智商、智商等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情感障礙屬于一種雙相障礙,屬于心境障礙類型的一種疾病。隨著狂躁發作程度的加劇,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患者的認知功能。相關研究[2]指出,認知功能恢復時間較長,除了接受基本治療外,還應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以此來促使患者認知功能早日恢復。綜合護理是基于患者的具體病情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護理工作,施以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干預、情感支持性干預、認知干預、康復練習等護理干預。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語言智商、操作智商、智商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證實了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各級醫院學習與運用。
參考文獻
[1] 項劍虹.綜合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效果及對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14(4):465-467.
[2] 姜玉梅.分析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提升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7):1307-130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