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目的 探討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老年心血管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收治時間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使用常規護理模式,對照組在前者基礎上加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Barthel指數、Fugl-Meyer指數以及總滿意度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使用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升護理滿意度,臨床護理效果較佳,值得廣泛使用和推廣。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老年心血管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程比較長,具有反復性,在臨床上往往需要聯合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治療[1]。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對患者的活動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本文以探究其臨床效果為目標,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老年心血管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6.4±4.1)歲。依照收治的時間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護理內容主要為患者的用藥與生活上提供輔助。
觀察組患者除了使用常規護理模式,同時還加用早期康復護理,增加要點為:①心理護理。醫院的護理工作者要與患者進行適當的交流,及時疏解患者心中的焦慮和抑郁感。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控制患者每日含蛋白質、膽固醇物質的食用量,盡量多安排患者食用富含微量元素的物質。③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需要多向患者宣傳有關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醫學知識,從而提高護理配合度。④康復運動干預。為患者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方案內容包括:運動種類、進展速度、時間、強度等,需要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的類型可以有太極拳、步行以及慢跑等。在患者接受一定時間(2~4個月左右)的康復運動之后,觀察患者的身體機能改善情況,并制定強化版的康復運動計劃。
1.3 觀察指標
①使用Barthel指數以及Fugl-Meyer指數來評價接受護理后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分值越高,表明效果越好[2]。②滿意度評價的標準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三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對比
護理之后,對照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以及Fugl-Meyer指數分別為(66.67±17.33)和(21.23±12.16);觀察組患者則分別為(80.36±12.45)和(29.57±14.66)。觀察組兩項評分數值數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中非常滿意患者18例,一般滿意11例,不滿意11例,總滿意率為64.44%;觀察組中非常滿意患者28例,一般滿意15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率為95.56%。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中一類十分常見的病癥,而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顯著下降,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危害后果十分嚴重。而且老年心血管病具有復雜性,屬于人體內部循環系統出現病變所致,一旦患上此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需要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同時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對于此類病癥的臨床治療,通常需要在常規方法的基礎上加用早期康復護理,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合理的改善[2]。
早期康復護理是一類最近幾年于臨床上發現的新式護理方案,能夠全方位的從患者的心理、飲食以及健康知識教育方面提供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盡快恢復[3]。上述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可知,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使用早期康復護理,臨床效果顯著,具有一定的推廣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琪娜,崔 玲,阮海玲,鄭學軍,董利平,等.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1):140-144.
[2] 張 莎.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7,(30).
[3] 黃 倩.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心理醫生,2017,23(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