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參
【摘要】目的 觀察祛脂活血利濕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遼源市中醫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祛脂活血利濕方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結果 觀察組基本痊愈9例,顯效16例,有效2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55%;對照組基本痊愈4例,顯效11例,有效26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74.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祛脂活血利濕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肝;祛脂活血利濕方;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酒精及其它肝損原因所導致的一種慢性肝臟疾病,以肝內脂肪堆積過度為主要特點[1],其發生原因復雜,包括遺傳因素、促炎性因子、脂質代謝紊亂等。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及飲食結構變化,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逐漸升高[2]。由于本病亦可轉變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故而需要積極的治療,避免引起不良后果。近年來筆者采用祛脂活血利濕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理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遼源市中醫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其中,觀察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39~64歲,平均(48.5±3.2)歲,病程1.5年~11年,平均(4.9±1.4)年;對照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40~65歲,平均(48.3±3.6)歲,病程1年~12年,平均(4.7±1.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35~65歲,男女不限。②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診斷標準。③近3個月內未接受任何方法治療。④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年齡<35歲,或>65歲。②不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診斷標準。③酒精性脂肪肝,或其它原因導致的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患者。④未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常規治療,指導患者低脂、高蛋白、高熱量飲食,適當鍛煉;給予辛伐他汀片(規格為10 mg/片)10 mg,每次1次口服,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規格為0.228 g/粒)0.456 g,3次/d口服。治療8周為1個療程。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再予祛脂活血利濕方治療,藥物組成:決明子15 g,荷葉10 g,茵陳15 g,山楂12 g,絞股藍10 g,當歸15 g,丹參20 g,陳皮9 g,茯苓15 g,蒼術10 g,薏苡仁15 g,澤瀉10 g,神曲10 g,豬苓5 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L,早晚2次口服。治療8周為1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標準[3]
①基本痊愈:癥狀、體征均消失,或顯著改善,血脂、肝功能異常指標恢復正常,彩超檢查無異常。②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血脂、肝功能異常指標改善>50%,彩超結果改善。③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血脂、肝功能、彩超有所好轉。④無效:癥狀、體征、血脂、肝功能、彩超等改善不明顯,或加重。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55例中,基本痊愈9例,顯效16例,有效2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55%;對照組55例中,基本痊愈4例,顯效11例,有效26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74.55%。兩組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非酒精性脂肪肝與中醫學“脅痛”、“痞滿”等病證類似,多由于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損傷脾胃,不能運化水濕,日久化生濕濁瘀血,阻滯肝府脈絡所致。故在治療時應注意祛除實邪,健運脾胃。筆者自擬祛脂活血利濕方方中,茯苓、蒼術、薏苡仁、神曲、豬苓健運脾胃,兼以利濕祛濁,陳皮、澤瀉、茵陳、決明子、荷葉增強祛濁化濕之力,山楂、絞股藍、當歸、丹參等活血化瘀、通絡祛脂,諸藥合用,共奏健運脾胃、祛脂化濁、活血利濕之效,標本兼顧。綜上,祛脂活血利濕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耀勛,田 謐,楊 輝.臨床常見病550問[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00.
[2] 徐中菊,姜 超,王 慧,等.丹芍疏肝顆粒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6,50(3):49-51.
[3] 萬 斌,商洪濤.健脾疏肝活血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6,37(2):136.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