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亮
【摘要】目的 研究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出現臨床危險的原因。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醫院收治的心內科老年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且從致病原因、臨床危險因素和發生時間三方面分析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原因。結果 經過對其研究發現在由于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因冠心病導致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5.58%,有26名患者因此喪命;因風濕性心臟病、血壓心臟病和擴張型心臟病而導致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人數分別為20例、15例、13例,分別占19.77%、15.12%和12.79%;對于生活問題而猝死的患者中,因情緒不穩定而猝死的患者有36例,占36.05%;因生活方式不合理為引起猝死的患者有45例,占45.35%;從住院時間上看,住院時間在2~3周內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高發時期,在這一階段猝死的患者占61.63%,其中死亡時間在零點以后的患者占38.37%,病情惡化1 h內喪失生命的患者占62.79%。結論 造成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理性基礎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醫院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監護和風險預防,從而降低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臨床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醫院收治的心內科老年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68.26±3.98)歲。除此之外需要確定選取的100名老年患者在入院時均經過臨床檢查別確診為心內科病癥。
1.2 方法
在探討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時,主要從治病原因、臨床危險因素以及發生時間入手。其中治病原因包括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擴張行心臟病。臨床危險因素包括飲食不合理、情緒不穩定等。在入院時間方面,入院時間為2~3周時,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幾率最大[4]。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對心內科選取的100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且從治病原因、臨床危險因素和發生時間三方面入手,造成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原因以及三個方面造成猝死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 果
在研究造成心內科老年人猝死原因時,主要是從治病原因、臨床危險因素以及發生時間三方面研究分析的。其中在治病原因方面,由于冠心病而造成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5.58%,相當于在選取的10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中有26例患者由此致死,而由于心臟病而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47.68%,相當于在100例患者中存在48例患者患有心臟病。其中心臟病又分為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擴張型心臟病和肥厚性心臟病。而因這四種心臟病導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19.77%、15.12%和12.79,也就是說在48例因換心臟病而猝死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是因患有風濕性心臟病而喪生,有15例患者因高血液心臟病而喪生和有13例患者因擴張型心臟病而去世。此外,還有占9.30%的患者因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猝死、占6.98%的患者猝死是由于患有肺心病、占3.49%的患者猝死是患有主動脈夾層、占2.33%的患者猝死是患有急性心肌炎、占1.16%的患者占感性性心內膜炎以及由于患有其他疾病而猝死的患者占3.49%。其中因患有肥厚性心肌病、肺心病、主動脈夾層、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內膜炎以及其他疾病而造成猝死的心內科老年患者分別為9例、7例、3例、2例、1例以及3例患者。在從臨床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時發現造成心內科老年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緒不穩定,再者是由于飲食不規律造成的。在通過對調查的數據分析來看,由于情緒不穩定而猝死的患者占36.05%、激烈運動而造成的猝死的患者占29.07%、因過度飲酒而造成猝死的患者占16.28%,因吸煙而猝死的患者占10.47%、因排便力度過大而造成猝死的患者占6.98%以及以其他因素而造成猝死的患者占1.16%。相當于在選取的10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中有36例患者因情緒不穩定而猝死、有29例患者因激烈運動而猝死[2]。有16例患者因過度飲酒而造成猝死、有10例老年患者因吸煙而猝死、7例老年患者因排便力度過大而猝死以及有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而猝死。在心源性猝死的發生時間進行分析時,發現最易發型心源性猝死的時間段是在入院時間為2~3周時以及死亡時間在病情嚴重甚至惡化1 h內死亡的幾率最大。對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發生時間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在患者入院時間為2周以內猝死的幾率占16.28%、占入院時間在2~3周內猝死的幾率61.63%、在入院時間在3周以上的患者猝死的幾率占22.09%。在對死亡時間進行分析時,發現在病情嚴重甚至惡化的時間在1 h以內的患者猝死的幾率占62.79%、在1~6 h內猝死的患者占23.26%、在病情嚴重6小時以上猝死的患者占13.95%。而在研究心內科老年患者猝死的時間段時,發現在白天死亡的患者占27.91%,其中患者在白天上午死亡的幾率占12.79%,在白天下午死亡的幾率占15.12%;在晚間死亡的幾率占72.09%,其中在在零點之前死亡的患者占33.72%、在零點之后死亡的患者占38.37%。因此發現心內科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幾率最大的時間段是在入院時間在2~3周內,病情嚴重甚至惡化1 h內以及晚間的時間段[5]。
3 討 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這也到導致我國心內科老年患者的人數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心內科老年人患者常見的疾病為高血壓、心臟病等。并且心源性猝死是導致心內科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心源性猝死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臟缺血導致的。而在病理學角度分析,心臟缺血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患者的心臟輸血的正常路徑被堵塞,從而使得無法正常的向心臟中運輸血液。本文主要研究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原因。因此選取醫院心內科100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治病原因、臨床危險因素以及發生的時間三方面入手,發現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情緒不穩定的患者以及入院時間處于2-3周內的患者在治療期間猝死的幾率最高。除此之外,心內科老年患者也會因為患有其他的病癥而失去生命。這也說明了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原因包括多個方面,其中,病理基礎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需要醫院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監督和風險預防,從而降低心內科老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幾率[1]。
參考文獻
[1] 趙雷修.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7):55.
[2] 宋冬雪.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5):36-37
[3] 朱大勇.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2):46.
[4] 熊 剛.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臨床原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09):1639-1640.
[5] 吳丹鳳.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0):12-13.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