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琴
(吉林省榆樹市五棵樹鎮中學校,吉林 榆樹)
勞動技術課是一門不容忽視的課程,其對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發展創造性思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中學生來說,學習勞動技術有著實際意義,在課堂上的一些小制作、小發明充分反映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勞動技術教育。因此,勞動技術教育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視。現結合教學經驗就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總結自己的一些看法。
與其他的學科相比較,勞動技術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實際操作能力。而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1)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及教學過程中都應考慮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實際出發,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滲透思想教育。(2)充分聯系實際。在課堂上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3)加強課堂練習。勞動技術課一個最大的學科特點就是實踐性強,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講解理論知識,還應多進行課堂練習,通過課堂上的操作來鞏固知識,加強記憶。(4)重視綜合教育。學科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做到腦力體力相結合。
在進行勞動技能教學時,教師應從教材的實際出發,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與學校的教學實況,對課堂上的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從而保證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時應做好以下幾點:(1)導入部分充分激趣。導入部分是一節課的開始,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選好激趣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常用的導入方法有故事導入、謎語導入、實物導入、設疑導入等。(2)突破重點和難點。在勞動技能課上教師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進行每一項操作時都應詳細地向學生介紹步驟,且教師的示范應熟練,盡量做到每一步操作都讓學生看清楚,必要時可借助電化教學手段進行演示。(3)注重成果評價,引入競賽機制。教師對學生的勞動成果要及時做出評價,對好的作品要給以充分的肯定,進行表揚。
在勞動技術課上總是涌現出一些小發明、小創造,這便是學生在課堂上經過教師的指導后,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而得出的結果。因此,在勞動技術課上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進行發明創造,讓他們的創新能力逐漸得到提高。具體的培養方法包括以下幾點:(1)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創設情境。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是非常必要的,且創設情境后能夠使學生更加有興趣,有真實的體驗與感受,對于探究的激情有很好的激發效果。(2)開展發明、競賽活動,多讓學生進行展示。當學生進行一些小發明之前,教師應將發明創造的方法與技巧介紹給學生,對于學生提出來的意見應給予尊重,傾聽學生對自己制作的解釋,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與探究時間,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悟,最終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3)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在課上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拓展自己的思維,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得探究能力得以發展。
總之,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是有積極意義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從實際出發,鉆研教材,以社會生活為拓展點,將日常生活的現象引入課堂上,并將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教師在上每一節課之前都應做好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動手操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不斷開拓創新,從而能夠創造出一些小制作、小發明。通過勞動技術的操作讓學生在動手中增長知識,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