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林
(揚州市新華中學,江蘇 揚州)
當今教育發展的主流是以素養發展為核心,以知識為核心的傳統理念已經被逐步取代。這也給各學科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挑戰。他們在進行知識的教學中,必須將核心素養滲入進去,尤其是信息技術中的機器人技術屬于新興的科學技術,更應該跟上時代的主流。接下來,筆者就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以及如何將之滲入到機器人的課堂教學中去,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核心素養是要求學生在全面發展中所具備的品格與能力,比如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而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則是要求學生所具備的品格與能力是在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因此,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主要是反映該門課程的特質的,它主要包含四個方面: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其中,信息意識是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計算思維是指學生在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時候能夠采用計算機的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是指學生可以很好地完成學習的任務,并且在此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信息社會責任是指學生處于信息時代所具備的在道德規范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責任。
要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能力,教師就必須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入手。因此,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會很強烈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驅使學生主動地去發現信息,獲取信息。例如:筆者在進行機器人教學的課堂上,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最近正在熱播的《這就是鐵甲》的視頻,在觀看機器人比賽的過程中,筆者還讓學生分析討論,哪個機器人可以贏?你為什么這么認為?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很認真地觀察機器人的特征,分析它們身上所能提供的信息,從而為自己的判斷獲取有利的證據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很好地培養了自己的信息素養。
教師在進行機器人的教學中,首先要意識到這是一門實踐重于理論的課程。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也就是說,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實踐,才會自然而然地將計算思維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在學生學習完理論的知識后,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實踐。例如:筆者在為學生講解完制作機器人的理論知識后,就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為了讓學生實踐的效果更加明顯,筆者讓學生分組合作,共同制作。分組要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這樣一來,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知識,還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滲入對計算思維的培養,讓學生用計算思維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如果要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首先必須讓學生很好地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任務。那么,教師該如何去做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學生爭強好勝、喜歡競爭的性格特點出發,為學生舉辦機器人大賽。機器人的制作不拘泥于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以創新為主,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這樣一來,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會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比賽中,鞏固了課堂知識。除此之外,他們也會擁有自己的創意,并且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升華,使自己的創意成為現實,從而培養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多舉辦一些機器人比賽,在比賽中為學生滲入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的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化和數字化已經成為時代的特征,伴隨著網絡交流和溝通的日益頻繁,各種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就是某些缺乏責任意識的人仗著自己的信息技術肆意妄為。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機器人課堂的教學時,有意識地滲入對信息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例如:筆者就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為學生講解一些生活中利用信息技術違法犯罪的案例,有時候光是講解分析,筆者覺得不夠震撼,就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其不僅危害社會,也使自己后悔莫及的行為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從而在心里為自己設置了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培養了自己的信息社會責任素養。
總之,在人們所處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時代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是教育發展的需求。不管是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還是信息社會責任意識,都需要教師的高度重視,并將之慢慢滲入到對學生的機器人課堂教學工作中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