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灣甸傣族鄉中心小學 云南昌寧 678106)
分層教學是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按照最優化教育理論進行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具體到語文這一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語文知識系統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聯系。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總對所有學生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就不能適應所有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水平,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這一現象更加明顯,更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語文教學活動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一定要尊重個體差異,因時、因人、因材施教。為此,在少數民族地區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就勢在必行。
分層教學就是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內在的潛力傾向,科學地把學生分成幾個水平相近的群體,這些群體在教師的恰當策略和小組之間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分層教學主要強調以下幾點:
1.準確掌握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
2.水平能力相近的分層;
3.所有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提高。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不同的培養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學困生能掌握語文教材最基礎的知識,具有最初步的識字,朗讀技能,基本能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中等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語文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等生則要進一步拓寬視野,發展思維,提高能力,創造性地完成語文教材的學習任務。這樣每個學生都知道分層教學的目的、意義,讓各層次的學生確立各自的奮斗目標。
要全面了解班級學生,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過程。要通過深入班級、與學生談話、組織班級活動等方式,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和所具備的發展可能性。在對班級學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后,可根據學生的成績、自主學習能力、先天智力情況等因素,對學生可分為A,B,C三個層次: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方法得當、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分為A組;基礎和智力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分為B組;基礎、智力較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上存在很大困難的學生分為C組。各層人數約占全班總人數的1/3,這樣的分層是隱形的,只有任課教師自己明白,這樣才不會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師生之間的合作。對班級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分層后,教師心中對學生就有了較為全面的把握,這份把握將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
1.備課分層。在依據大綱、教材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要求、設計教法。重點考慮排除學困生的學習障礙,提出對優生的高層次要求,設計分層練習。課堂檢測的題目有梯度,測試基本采用復式題,在大多數題目相同的基礎上,再增補幾道檢查不同層次學習效果的題,依據學生情況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們在各自的能力范圍內得到充分發展。
2.講課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采取的對策是不同的。對班級上優秀學生,我們時刻想到的是如何拓寬和加深問題的難度。對普通學生則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適度增加和加深知識,做到穩步推進。
3.作業分層。課堂練習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消化,一般布置基礎題。普通學生以鞏固知識為基礎練習,學困生則進行強化訓練,學習優秀的學生則以綜合運用知識進行練習。要求學生多做研究性、拓展延伸性習題,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樣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輔導分層。為了普遍提高后進生的全面素質,個別輔導顯得尤為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一要做到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主要針對中等學生,以鞏固學習目標為目的,針對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感到困難的重點難點問題,仔細加以解決。個別輔導主要針對優等生和差生。對于優等生,要進一步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學會進行比較學習,爭取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注重知識的運用;對于差生,要注意引導培養其學習習慣,指導學習方法,要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他們的優點,表揚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找到自信,拉近他們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里。
二要做到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有機結合。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個別啟發和個別糾正錯誤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應該在課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解決問題要具體、及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從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指導都因人而異。
5.評價分層。一直以來,對學生的評價一直都以考試的成績為主要依據,這樣的評價結果對于后進生和中等生來說是有失公正的,也是不合理且不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正確的評價對于學生的發展進步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評價中也要分層。對于A層次學生的評價要采取嚴格性評價和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嚴謹、更謙虛、不斷超越自己。對于B層次學生要采取激勵性評價,既要指明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讓他們有信心趕超A層次的學生。對于C層次的學生,則要采取賞識性評價,要重視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語文教學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切實可行的,完全符合“新課標”提出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要求。分層教學使語文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方面得到優化,更具有針對性,真正體現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了發展的最大空間。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走分層教學的路子,并不斷總結經驗,揚長避短,真正實現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獲,健康快樂成長”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