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學 黑龍江海林 157100)
為了貫徹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學生必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我們初中教學中的音樂教育是屬于美育的教學范疇,是我們義務教育必須培養給學生的一種美德。音樂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從音樂中獲得自己對美的感受,提升今后對音樂的感觸,增強對人生的生活信心,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但是在當今中考大勢下,音樂并不參與中考科目,所以在功利下的教學環境中,我們就難以能夠進行全面的音樂教學。甚至有些家長為了能夠提高學生中考的分數,便要求學校不設置音樂課,把時間都用在學習考試科目上,不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現今我對初中音樂教學的問題及其對應之策進行探討,希望能對初中音樂教育有所幫助。
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就是老師不重視,學生不好好學,家長不支持學,很少有人明白初中音樂教學的目的何在。站在學校的角度上,學校希望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不達此目的不罷休,所以一切阻礙升學率提高的課程都會被取消,很多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都被考試科目所占用,學校視而不見。學校認為提升升學率是王道,不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初中生還正是玩耍的年代,年紀,貪玩偷懶是正常的現象,所以在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這樣不重要的科目上,他們有可能會偷懶,不好好學習,不好好聽課,造成學習音樂課程的效果不理想,不僅喪失了自身對于美學的追求的機會,而且沒有達到初中音樂教學的目的,這是學生的不健康的學習思想,任課老師要及時加以糾正,督促其好好學習音樂。站在家長的角度上,家長希望學生考名校,上名校,希望學生考高分,認為高分就是一切學習的目的,也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就不重視初中音樂教學,再加上繁重的作業就難以讓學生分出時間來學習音樂。所以在家長的角度上,音樂課不比考試科目重要,在考試科目上提高成績才是王道。所以綜合這三方面的原因,初中音樂教學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教學成果,教學效果不理想,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也不理想。
音樂是一個啞巴科目,它并不能從分數上來體現出學生學習的好壞,也并不能夠從實際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校也不能夠把音樂科目設置在考試科目里。所以在這個功利化的社會,音樂這樣一門啞巴科目就難以在學校得到重視,所以改善學生學習音樂的觀念,是糾正這一現狀的主要方法。音樂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美學的享受,還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向上,去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美好。給學生灌輸音樂思想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在教育音樂的時候,自己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音樂的看法,教師在教授學生音樂課程的時候,并不是要教學生各種音樂的技巧,并不是要讓學生參加藝考,拿音樂來賣弄,而是要讓音樂作為幫助學生塑造積極向上的人格的一種工具,讓學生積極的生活。教師的教育方式最能夠改善學生對音樂的概念。教師在講授的時候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音樂,對待音樂。教師在每教授一堂課的時候要想一想在學生這個年紀對這堂課會有什么想法,對于這堂課的主題詞會有什么想法,當季有什么流行的關于這堂課的音樂或者歌曲,可以在課堂開始用這些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歌曲來進行課堂代入。在課堂開始就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熱烈討論,激活課堂氣氛,而且此種和他們沒有代溝的方式更能夠拉近師生關系,讓課堂教學變得簡單容易。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時候,不要太生硬死板,通過幽默的方式代入主題,讓學生喜歡上音樂。通過這種推己及人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提高對音樂的興趣,不功利化的對待學習。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有很大幫助。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一般都是固定的步驟,第一步是教師對本課內容的簡述,第二步是向學生介紹一下本堂課的背景,第三步是展示一下本節課需要的樂器,或者播放音樂作品,第四步就是將本節課的音樂作品進行評價。這四步對于學生來說,步驟有點繁瑣,而且達不到學生對活靈活現的音樂課的學習需求。我們可以對其加以改善,可以在音樂教學的時候,并不純粹的把歌曲呈現給學生,而要讓學生以自己熟悉的角度來了解音樂,了解課程。我們在介紹一些偏文學類的音樂課時,可以讓學生自告奮勇的介紹本堂課的音樂背景。比如本節課要介紹音樂作品,陽關三疊,這雖說是音樂作品,但是是有其文學背景的。文學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從文學角度來介紹音樂背景。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了解音樂的文化內涵。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氛圍下,接受音樂的熏陶,提升自己對于音樂的學習和鑒賞能力。
此前教師對于自己在音樂課堂中的定位就是把自己會的音樂技能傳授給學生,他們自己這樣的想法就會導致課堂是一種灌輸式的模式,并沒有包含到和學生的互動當中。這樣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并不能夠達到新課改的要求,也不能夠達到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在這樣的原因下,教師必須要從提高素質,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的角度出發,改變一下自己,對于教學的看法,對自己的定位也要有所改變,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靈活的進行教學。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方式有很多,比如在教授學生樂器的時候,讓學生辨別音色,可以讓學生猜想或者盲摸的方式來猜想這個樂器是什么,還可以讓學生聽一首歌,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的樂器有哪些。這樣的小互動很能夠增加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達到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
本來我就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問題及對應之策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希望能夠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對初中音樂教學有所幫助。
[1]時小偉.教學過程中多滲透一點愛[N].中國教師報,2004,(12/29)
[2]陳捷.談音樂欣賞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05)
[3]張偉.音樂欣賞教學的三點體會[J].黑龍江教育.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