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盤龍區新迎第二小學 云南昆明 650000)
航空模型活動是對青少年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其作用主要有幾個方面:
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教委于1986年發布的小學勞動課,把勞動技術課列入正課,每周2個課時,勞動課和勞動技術的教材由地方根據本地區特點編寫,勞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和掌握勞動知識與技能。
進行勞動教育的基本方法是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制作航空模型就是一種勞動實踐,從中可以實現勞動教育的基本目的。利用航空模型活動進行教育有以下幾點:1.這種作品是青少年向往乃至有幾分鐘神秘的飛行器,而且又能很快實現飛行,最能調動學生的主動自覺的勞動積極性,體會勞動的趣味,2.制作模型在航空模型活動中占很大比重,通常在50%以上,可以提供充分的勞動實踐的機會,3.航空模型的種類多樣性,有一個課時可以完成的簡易模型,也有需要若干個課時乃至幾十個課時才能完成的中高級模型,所以能適應不同年齡段的需要,從簡到繁、循序漸進,4.航空模型的制作工藝多樣性,例如有簡單的手工制作、制圖、鉗工、機加工、合成材料加工等等。可以滿足勞動技術課中有關使用工具和勞動技能和訓練。5.航空模型的可行性。組織航空模型制作教學有一定難度,需要一些工具及器材,但這些材料市場上有供應,社會上有技術指導部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條件會越來越好。
科技教育,自從提出知識經濟概念和“科教興國”的口號后,對青少年進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它是面向21世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使我國科技發展后繼有人的需要,
通過多年的實踐,充分肯定了航空模型活動的科教作用。首先是因為航空模型活動中包含著豐富的科技內容:如空氣動力學知識、飛機結構知識、發動機知識、遙控器及電子知識等,這些知識中有不少限于高科技范疇,同時還在于獲得這些知識的特殊方式,即以實踐為基礎的獲得這些知識的方式,通過自己實踐得到的知識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從而對理論會產生更大的興趣,更加自然地形成料技意識,這些都是非常理想的科技教育效果。
創造教育,創造教育是科技飛速發展時代的一個突出課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青少年科技活動創造能力培養被列為研究課題。因此,創造教育當然是素質教育具有時代意義的重要內容。哪一個國家抓住了這一點,它就掌握了未來;哪一個國家忽略了這一點,它就會落后,而落后就會挨打。
航空模型活動使參加者熱愛事業、樹立理想、掌握知識技能,培養了創新的動力和基礎。航空模型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應用競爭機制,活動中不限于完成作品和實現放飛,而且還要組織競賽和突破飛行記錄。在創新的過程中培養了創造欲望、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航空模型運動形成了從基層的地方到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競賽體制,是十分有利的條件。
體育,航空模型是科技體育相結合的活動,既有科技活動的功能,也有體育活動的功能,我們國家把航空模型列為體育項目,由體育行政部門管理。航空模型活動的體育性質主要有兩個方面:1.戶外活動,航空模型放飛一般在廣闊的郊外進行,而且時間比較長,是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回歸大自然的機會,2.某些特殊的身體訓練,如手擲模型和投擲訓練,牽引模型的跑步訓練,線操縱飛機模型的靈敏反應訓練,線操縱圓周飛行模型的旋轉運動訓練,此項訓練有利于適應空中飛行特技動作。
眾所周知,培養優秀的航空人才是振新航空航天事業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培養航空航天的優秀人才必須從早期航空航天教育抓起。
發達國家很重視早期航空教育,是它們成為航空強國的重要因素。我國這方面工作啟動很晚,1996年全國航空航天學會理事長呼吁我國大力開展早期航空航天教育工作,其中包括開展航空模型運動。航空模型運動培養優秀航空航天人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樹立獻身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理想。興趣和理想是激發人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克服困難、搞好工作的巨大動力,也是優秀航空人才的必備條件。興趣和理想不是憑空產生的,參加航空模型活動使青少年們從好奇好玩到產生興趣,從興趣上升到愛好,其中許多人逐漸樹立獻身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理想,這個過程十分自然,十分牢固。
2.積累航空航天知識,前面已經提過,通過航空航天模型活動可以學到許多學科知識。雖然這些知識講的比較粗淺,但通過反復實踐獲得的知識與單純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大不相同,這些知識不但比較深刻甚至比較全面。模型愛好者可以反復設計、制作、試飛許多模型飛機,并且總是面對模型飛機的整體,從而可以形成飛機的整體互相聯系的思想。
3.培養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秀的航空工作者不但要有理論知識,而且要有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后者很難在課堂里書本中學到,航模活動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不足。航模愛好者一般都能看懂和繪制三面圖,可以迅速通過平面圖構想出實物的立體形狀;能識別多種材料,了解它們的特性,包括一些新材料(如磷纖維、鈦合金等)會使用一般工具和簡單機加工;會使用不少儀器,如:轉速表、氣流儀、電氣儀表等,掌握一些加工工藝,從手工制作到某些合成材料零部件;掌握模型飛機放飛操縱技術,根據不正常飛行姿態分析原因采取相應調整方法,同時還經歷許多與人相處和接觸社會的實踐。
1.有地區為國家爭取榮譽,擴大影響。
2.擴大交流,增進友誼。
3.促進技術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
4.推動、指導群眾航空模型活動發展。
綜上所述,一個飛行員或航空航天工作者在青少年時期參加航空模型活動,接受早期航空教育,樹立獻身祖國航空事業的理想,廣泛學習航空航天及其相關知識,具有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這無疑是事業成功的寶貴先天條件。對航模界也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