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河北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 300401)
進入21世紀,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通信技術迅速發展,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互聯網時代與信息時代對于日常生活的方便與快捷。而近年常提到的“互聯網+”以及大數據,代表著又一個嶄新的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互聯網可以與多種方式結合,為人們提供便利。“+”是一種廣闊的視野,是由互聯網衍生出的一系列便利的生產生活的新方式。這是互聯網與各個領域接觸的結果,是各個領域的發展,也是互聯網自身的發展。互聯網時代是一個足夠開闊的視野、是一種創新、一種重構、一種鏈接。互聯網使我們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聽聞世界各地最新的時事政策,見識到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接觸到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觀點,不同態度與想法。互聯網是一種創新,通過創新便利自己的日常生活,創新社會發展的模式,引領社會的新發展。互聯網的發展也是一種重構與鏈接,將原有的社會結構完全打破,利用互聯網將各個領域聯系起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整個世界真的變成一個地球村,使地球村里的“村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適。信息爆炸,全球所有的信息能夠瞬間涌入網絡世界,真假參半,良莠不齊,這使國民在獲取知識更加便利的同時也為馬克思主義健康發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這也從側面表明了互聯網的發展需要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領導,而馬克思主義也需要互聯網平臺幫助實現其大眾化的目標。
19世紀40年代,《共產黨宣言》問世,馬克思主義隨之產生。隨后,成為無產階級銳利的思想武器,有了屬于自己的指導思想,就像雜亂無章的樂隊有了指揮一般,從此無產階級有了主心骨。當今我國的對內對外政策還是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歷經160年的風吹雨打,如今《共產黨宣言》以及馬克思主義還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如此的馬克思主義難道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最高的信仰嗎?但是當今社會有學者聲稱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然與現代飛速發展的社會不兼容了。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結束了,甚至認為只有在那個充滿痛苦與不幸的舊社會里,馬克思主義才能發揮其作用。這樣的理論顯現是錯誤的。馬克思主義在其還沒完成歷史任務之前是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的。所以,當今我們還要繼續發展馬克思主義,其中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更全面直觀通俗地傳播給民眾,增強群眾基礎就是當今的重要任務之一。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開始發展起來,互聯網也隨之飛速發展。當今,互聯網發展速度尤其迅猛,且逐漸普及到千家萬戶。互聯網帶給我們諸多便利,我們現在生活的21世紀,隨時隨地都用得到網絡,相隔萬里的兩人可以通過互聯網面對面交談,購物可以進行網上支付,電子郵件取代了借助于舟車的信件。總之,互聯網大大提高了生活速度與質量,真正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地球村”,足不出戶就可以盡知天下事。
然而,馬克思主義與信息技術看似毫無聯系,一個誕生于19世紀40年代,一個發展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但事實是,這100多年的時空距離不但沒有將這兩者分離,而是在信息飛速發展的21世紀,互聯網這一新興平臺將這二者的距離拉得更近,使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如今,互聯網以及信息科技發展迅速,也越來越普及。基本形成了“人人為網民”的狀態,而當今對于馬克思主義,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其大眾化進程,更全面直觀通俗地傳播給民眾,增強群眾基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項理論學說,只有被群眾所深切掌握才能發揮其強大作用。正如毛澤東所說“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①“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②無疑,互聯網宣傳就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最好的方法,也最快捷有效,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任務完全可以借助于互聯網這一最大的信息傳播渠道。這就將馬克思主義與互聯網緊密的聯系起來。但是,明其道理,知其方法還遠遠不夠,要進行實踐,進行探索,然后總結方法,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這其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信息時代與互聯網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網民的急速增加,互聯網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改變了大眾的日常生活方式與習慣,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與思維方式。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觀,尤其是在中國,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信仰,對黨的最新政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深入理解,就是要有與實際國情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及創新的觀念與精神。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中國也就是要讓群眾更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堅定自己的馬克思主義觀,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使更多的國民了解國家最新政策,最終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鋪平道路。作為我國國民,僅僅只簡單的了解馬克思主義還遠遠不夠,應該要主動接受,自覺信仰。筆者認為,在當今時代,我們需要互聯網這一新興平臺來宣傳馬克思主義,互聯網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所面臨的機遇。
作為一個新的平臺,互聯網有強大的包容性,將不同地域,不同階層的集合體匯集到一起,使其產生聯系,相互交流。互聯網擁有強大的互動性,它的發布信息,廣泛傳播,群眾互動的一體化流程,加快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首先,互聯網是現如今最大的信息傳播渠道,互聯網信息全球性地向外傳播,在其引導下,馬克思主義也在進行著全球性的傳播。互聯網接受信息快速且全面,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從網絡上了解到哪怕是剛剛一分鐘前世界的另一邊發生的新聞。網絡技術符合當今網友對即時新聞發布的期待,也符合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科學要求。第二,互聯網對于宣傳馬克思主義使其大眾化提供了最大的實時交流平臺。全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知全世界最新時事,發表自己的觀點,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互動性,多元文化與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可以在這一平臺相互交融,第一時間發布,讓廣大網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形成不同觀點與態度,這些看法會形成沖擊,多種觀點會相互碰撞,勢必會產生新的火花,激發創造力與創新點。在這一過程中,網民的視野也會越來越開闊,見識越來越廣,考慮問題越來越全面,思想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向正統靠攏,提高了國民素質、政治敏感性與參與度。間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這類思想性極強的學科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推動社會的新發展。第三,互聯網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途徑、加快了傳播速度。現如今,多種多樣的網絡平臺層出不窮,如,微博、微信、新聞論壇、貼吧等等,都可以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渠道。這些平臺與以往的書籍報刊等傳媒大有不同。它們傳播速度快、發布新聞內容豐富,并且很多都設有評論區,這就使大眾的身份變被動接受者為主動參與者,信息通過一個個網民之間,或是網上傳播,或是親朋好友間的口耳相傳,使得傳播速度相較于之前大大加快。這就使更多的民眾了解馬克思主義,甚至使老百姓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第四,互聯網的平民化與開放性使馬克思主義更加親民。國民能否上網是沒有限制的,網絡的公平性與開放性使得所有網民可以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問題以及訴求,從而盡快解決問題,也可以對現有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提出質疑與疑惑,提出新觀點與新看法,從而影響其他網民,甚至可以影響黨和政府的決策,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民心觀。
互聯網的發展勢頭迅猛,對于馬克思主義以及思想理論的傳播與發展是一個新的渠道與機遇,但有機遇相對就會有挑戰。面對發展迅速的網絡科技,我們在抓住機遇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
首先,中國網民的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并且低學歷人群占比較大,為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增加了難度。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48.8%;手機網民5.94億。根據調查,網民中初中學歷占比為36.5%,高中、中專及技校學歷占比為30.5%,大學本科學歷占比11.8%,網民繼續向低學歷人群擴散。再加上當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互聯網上充斥著各國文化,真假信息混雜,良莠不齊,顯然,低學歷的大眾對于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辨別真假信息的能力欠缺,這就給傳播馬克思主義正確思想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情況下,黨和政府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稍有不慎,就會起反作用,釀成大錯。其次,網絡平臺上發布的新聞不像電視與報紙來源明確,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加上網民發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這就會有許多不法分子以及一些低級趣味的人心存僥幸隨意在網上散布一些色情暴力、反黨反共、歪曲事實的不良信息。這些信息足可以迷惑網絡大眾,甚至可以影響國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再有,網絡平臺的開放性與互動性使大眾暢所欲言,這其中有積極言論,勢必就會有消極、偏激的言論,這些言論比起正能量的話語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造成錯誤的輿論指導。第四,現如今,網絡上娛樂新聞滿天飛,大眾對此類新聞的關注度也普遍比國家時事政策新聞要高。造成人們普遍對國內外大事漠不關心,不理政事,政治參與度不高,在潛移默化中淡化了政治參與熱情。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各方面技術還不太成熟,網絡防御系統也不太完善,這樣就會讓他國趁虛而入,利用網絡黑客技術侵入我國重要領域信息系統,竊取關鍵情報信息。使以馬克思主義為主要信仰的中國深受摧殘,阻礙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發展,牽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腳步。
面對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網絡科技,如何在保持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發展馬克思主義,如何抓住機遇并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挑戰,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無疑會是關系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命題,也是我國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步。
在我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后讓更多的人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讓更多的普通群眾了解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擁有更為雄厚的群眾基礎。明確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我國的具體發展要求,就要提出具體措施實施以求達到以上要求。
第一,最重要就是使網絡科技服務于馬克思主義。簡單地說就是使我們站在互聯網的高處,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將污穢不良的、錯誤不實的信息剔除網絡平臺,建立更為嚴苛的網絡監管制度。使大眾能放心上網,用心評論。要確保中國共產黨引領互聯網的發展,有了這個保證,才可以在這個前提下開展后續工作。第二,增加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手段與力度。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顧名思義,“大眾化”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馬克思主義,不言而喻就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宣傳,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馬克思主義并且還要讓大眾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并形成自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這需要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借助于互聯網的傳播速度快、傳遞信息豐富的特點,大大宣傳馬克思主義。互聯網所衍生出的多種渠道和多種傳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所亟需的。第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出來,并進行宣傳。不得不說,有些馬克思主義著作有晦澀難懂的地方,這時候我們可以用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可以把將要傳達的信息通過紀錄片,漫畫以及情景小短片的方式進行宣傳。或是建立馬克思主義專題網站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國家最新政策。這些網站可以將馬克思主義的原理與中國的實際事例相聯系,既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馬克思主義,了解黨和國家,還能增加人們的互動。群眾對于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有了一種情感之后,就會內化為自己的信仰。那么,領導人與決策者就有了一份安全感與自信心,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執行就有了一份保證。最后,可以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到國家最新政策,而群眾有可能來自于各個階級,可以代表不同的階級發聲,讓出臺的新政策惠及更廣泛的人群,更加完美得達到預期目標。
總的說來,互聯網對于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利遠遠大于弊。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警惕,趨利避害,保持自身安全,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使互聯服務于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在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
注釋:
①毛澤東.毛澤東著作宣讀:下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②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