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梅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吉林 吉林)
教師要及時和學生建立起交流和溝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教學活動來讓學生能夠擁有充分表達自己主觀看法的機會,同時,了解學生、認識學生。教學實驗存在著風險,對一些風險系數較大的化學實驗,教師要盡量在幫助學生理解的條件下,自己進行實驗。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在進行分組實驗的過程中也能保持一定的成功率,充分發揮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化學水平的提升。
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學生對化學學科知識的掌握,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科學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普遍受到了教學機構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但當前我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科情感的培養還不夠,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中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在教學中主要承擔著教學引導的重任,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驗,通過課堂訓練的開展,能夠在實驗過程中自主解決化學問題,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和學科素養。教師要在教學開展前設計好教學方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知識,在教學大綱中將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結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性化發展方向,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實驗教學要讓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實驗中,通過實驗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充分認識到化學對我們實際生活的重要性。在課程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真正將課堂交給學生,并且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
科學探究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而是通過科學探究來教會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要學會觀察,通過信息平臺和圖書館等收集相關實驗資料,進行實驗調查,并且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來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對不同實驗現象的記錄來提出科學的實驗問題,并結合問題作出不同實驗流程的猜想,同時還可以設計出和實驗有關的具體活動方案。在實驗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學會自己進行化學問題的解決,還要幫助學生了解實驗的基本流程和不同性質的實驗所需要的實驗方式,減少實驗結果的誤差,保證化學實驗的效率。實驗的開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實驗結束時要注意觀察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化學現象的產生會涉及很多教材中重要的知識點,想要通過化學實驗來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除了要觀察反應現象,還要觀察反應物的變化,還要注意生成的氣體所產生的副反應(氣味、顏色等)。
在化學實驗教學開展中,學生需要具有嚴謹的實驗風格。化學教學是十分嚴謹的,實驗要講究實事求是,培養學生學科精神,在現有的化學基礎上實現進步和發展,科學精神的培養需要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結合,化學實驗能夠產生不同的實驗結果,教師在實驗教學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可能產生的化學現象進行闡述。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是實驗教學開展的核心,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內容設置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數不勝數,在進行科學實驗的設計和完善時,需要將學生創造性精神的提高放在首位。高中很多學校都配備了相應的科學實驗設備,但與此同時,學生在實踐課程中逐漸養成了“順手取來”的習慣,不利于實驗教學效果的提升,并且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根據實驗內容的具體要求來自主進行實驗儀器的改造。
教師在化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新課標的相關教學內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實驗教學的開展需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理念,充分發揮化學實驗應有的作用,從而實現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根本目的,將科學探究與教學設計融為一體,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并且能夠牢記化學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在實驗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科學態度的培養,結合學生的觀點來完善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