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越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27)
混合整型二次規劃法程序簡稱“MIQL”,主要解決如下函數類型:
其中,n=ni+nc;C為n×n階正定矩陣;d為n維列形式向量式;b為m維列形式向量式;a為m×n形式的矩陣。xl,xu,yl,yu分別為連續、整型變量x和y的上下限值。為使繁瑣的符號簡潔化,引入索引集I,J,滿足I∪J(1,…,n),I∩J=?;若yk∈N,k∈I,則|I|=ni;同理,若xi∈R,l∈J,|J|=nc。綜合上式中目標函數表示成:
某曲線鋼箱梁,該橋跨徑組合:42 m+53 m+42 m,結構形式:三跨連續結構,等高主梁,頂寬度為11.6 m,底寬度為6.6 m,中心梁高1.8 m。橋面布置為0.5 m+11 m+0.5 m,采用預制拼裝施工方法。鋼材采用Q345qE鋼。頂、底、腹板三者厚度取值16 mm,設計荷載等級為城市—A級。
通常優化設計主要包含設計變量、約束條件、目標函數等3種重要元素,本文以借助FORTRAN語言編寫MIQL算法優化計算模塊為核心,通過FPS4.0編譯成DLL,再用VB調用;最后使用VB軟件制作程序界面。
該橋通過自動設計操作系統計算,制定收斂精度為0.1,計算迭代的數量為62次,結構計算編程語言調用326次,全過程共計時640 s。
3.2.1隨迭代次數變化分析
從系統軟件中提取、整理內部關鍵循環數據,研究目標值函數與各設計項目量,在迭代次數遞增情況下的函數關系。整理結果如圖1~圖4所示。


圖1~圖4曲線多數呈曲線變化,有幾處凸起數據點發生,是因為該優化程序內部設計變量與其他數值構成了一個整體,進行著連續的計算分析,而非單獨運算,正好說明該優化系統的正確性和合理化。
借助該系統,從運算過程中找出需要的受壓翼緣應力相關數據,與對其有一定大的影響的頂板厚這一項整理繪制變化圖,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受壓翼緣最大壓應力的變化跟頂板厚成反比,厚度越大其值越小。研究應力的變化區間發現,頂板厚的變化區間在12 mm~14.5 mm區域比兩側的區域變化區間更小。因頂板厚度的優化值14 mm,可推知所取頂板厚度值在12 mm~14.5 mm區域時,該值可作為最優值。

3.2.2下翼緣拉應力分析研究
類似,借助優化計算系統,從系統中提取需要的下緣拉應力相關數據,結合底板厚的變化,繪制函數圖,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下翼緣處最大拉應力的變化跟底板厚成反比,厚度值越大最大應力越小。研究應力的變化幅度發現,底板厚的變化區間在11 mm~14 mm區域比兩側的區域變化區間更小。因底板厚的優化值14 mm,可推知所取底板厚度值在11 mm~14 mm區域時,該值可作為最優值。
3.2.3鋼箱梁抗剪強度分析
腹板的合理設置對箱梁起重要作用,有效加強了上下板之間的聯系,對箱梁自身的各種抗性也起到加強作用,進而箱梁整體得到增強。箱梁在局部存在的縱橫向變形量也相應得到減弱,安全性方面得到進一步加強。觀察上面的函數變化圖發現,厚度在10 mm~11 mm和13 mm~16 mm兩個區間時,剪應力變化率較大,而厚度在11 mm~13 mm區間時,變化率較小,全面考慮本文研究結果,腹板厚取值12 mm是最佳優化。該文腹板厚的優化取值12 mm,可知腹板厚在區間11 mm~13 mm內取值時最優。
借助混合整型二次規劃優化理論知識,設計出針對曲線鋼箱梁橋的優化系統,系統具有操作簡便、自動化性質,本文借助該系統深入研究了橋梁中的重要設計變量;最后研究得出在求解模型優化值方面,MIQL算法的使用能使整個優化過程具有精度高、省時、高效率的特性。
[1] 樂小剛,余曉琳.城市高架曲線鋼箱梁橋的設計[J].鋼結構,2007(1):43-46.
[2] 劉 波.大曲線連續鋼箱梁橋剪力滯效應試驗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 邱順冬.橋梁工程軟件midas Civil應用工程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 唐海紅.基于遺傳算法的連續梁橋優化設計方法與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
[5] 王光遠,董明耀.結構優化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