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瓊
【摘 要】隨著以“互聯網+”為產業驅動新概念的提出以及經濟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模式的不斷推進,作為與經濟發展高度融合的商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網絡工程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主要針對湖南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絡工程課程的教學模式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針對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并有待實施。
【關鍵詞】商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網絡工程課程教學改革
0 引言
湖南商學院是一所以經貿、管理等商科類專業為主,工、理、文等專業學科共同發展的商科類高等院校,這是由我校的辦學歷史,學科特色等因素決定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校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案不能照搬其它綜合類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案,應該根據商科院校的特色,更加注重學生商科背景下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就業時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隨著高等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互聯網+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需要,如何更能體現“求創新,重實踐”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如何將課程的改革推向更深、更寬、更廣的范圍,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計算機網絡工程是計算機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網絡工程的綜合布線、交換機技術、路由器技術、網絡安全技術、服務器技術等原理、配置方法與應用部署方式,根據湖南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6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介紹,計算機網絡工程這門課程一共有2個學分,課時為32課時,其中理論課時16,實踐課時16,先修課程為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原理等。
1 湖南商學院計算機專業網絡工程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計算機網絡工程這門課程重點介紹網絡工程的基礎,網絡工程綜合布線,交換機技術與應用,路由器技術與應用,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的原理及配置方法,我們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1 教學中以介紹主要的網絡設備為主,而網絡安全技術、服務器技術卻介紹不足
該門課程的理論課時為16,即每周2節課,講授8周,課時主要安排給了交換機技術與應用中的交換機配置基礎,交換機互連技術,交換機VLAN技術,交換機生成樹技術。路由器技術與應用中的路由器配置基礎,路由協議及其配置,三層交換技術,訪問控制列表和網絡地址轉換技術。網絡安全技術與服務器技術則安排了很少的課時進行講授。
1.2 網絡工程的理論教學環節中實際的項目案例安排不足
在網絡工程的理論教學中,重點介紹設備的配置方法和應用,由于沒有引入整體的網絡工程項目案例,使學生在學習設備的配置時感到枯燥和繁瑣,不能體會到設備能夠在項目中實現互通的樂趣。
1.3 針對網絡工程課程的考核重點,過多強調的是理論環節的考核
計算機網絡工程的考核采用無紙化機試的考核方式,以理論考核為主,以實踐考核為輔,這種考核方式的缺陷是缺乏對大型網絡拓撲結構的配置和操作,使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2 網絡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針對在計算機網絡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個解決問題的對策。
2.1 理論教學中增加網絡安全技術、服務器技術的教學內容
針對理論教學中課時過多集中于交換機技術與路由器技術的問題,增加網絡安全技術與服務器技術的內容,尤其是安全技術中的虛擬專用網VPN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應用價值。VPN技術是指將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局域網,通過公眾網構建成一個邏輯上的專用網絡,實現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通信,VPN技術采用了加密、認證、存取控制、數據完整性等措施,相當于在各VPN設備間形成一些跨越INTERNET的虛擬通道、隧道,使得敏感信息只有預訂的接收者才能讀懂,實現信息的安全傳輸,使信息不被泄露、篡改和復制。目前VPN技術廣泛應用于企業員工遠程辦公,企業內部各分支機構網絡互連,以及B2B之間的安全訪問服務,因此學習和掌握VPN技術十分重要。
2.2 增加網絡工程理論教學環節中項目案例的安排
針對網絡工程理論教學環節中項目案例安排不足的問題,增加實際案例的教學講解。例如,每教授一個重點知識點,都配置一個實際網絡工程的案例講解,通過案例來理解理論,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
2.3 加強網絡工程的實踐教學,將網絡工程課程拆分為網絡工程和網絡工程實驗兩門課程
計算機網絡工程這門課程具有它的特殊性,應該重點強調實踐環節,將網絡工程課程拆分為網絡工程和網絡工程實驗兩門課程,考核方式均采取網上無紙化考核方式,理論測試以選擇題、判斷題和問答題為主,而實驗的測試以網絡工程的配置題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在面對網絡工程的問題時的實際解決能力。配置題以交換機、路由器的配置為主,如交換機的VLAN劃分,生成樹協議,路由器的靜態路由配置,RIP路由協議配置,OSPF路由協議配置,三層交換機靜態路由配置,ACL訪問控制列表配置,PPP協議配置,VPN配置等等。
3 計算機網絡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成效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通過網絡工程配置案例教學,使學生掌握了網絡設備的基本理論與基本配置,通過拆分網絡工程課程,將網絡工程分為網絡工程和網絡工程實驗兩門課程,加強網絡設備的配置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配置設備的理論和方法,為學生進行下一步的網絡工程師的認證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計算機網絡工程實驗的考核過程中,引入無紙化考試系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設備的配置才能合格,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更高,使考核機制更加科學化和實用化。
通過該課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熟練地運用網絡工程的理論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4 結束語
湖南商學院是一所商科類院校,因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必然要與商科的特色結合起來才能得到發展,網絡工程課程是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一部分,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方面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下一步將探討網絡工程課程與企業進行合作教學的模式,即邀請企業的網絡工程師來學校進行網絡工程的專題講座,定期派學生去企業進行網絡工程項目的培訓和參觀,比如學院于2017年6月組織2014級學生參觀長沙地鐵1號、2號線的網絡配置室與網絡拓撲結構圖,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真正培養出互聯網+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白麗珍.“項目式”實驗法培養計算機系統能力[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36):8337-8339.
[2]張權,張楠,王麗.CDIO理念在網絡工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5(11):193-195.
[3]潘志安,李攀,王金峰.工程案例法在網絡工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4(3):51-52.
[4]孫超.基于項目教學法的網絡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通訊世界,2015(11):234.
[5]龔波,廖俊國,韓雪.網絡工程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的關系[J].計算機教育,2015(1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