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小兒疝氣有腹股溝斜疝、臍疝之分,凡腹內臟器沿著腹股溝管斜行而自其外環突出者為腹股溝斜疝,凡自臍環突出者稱為臍疝。中醫認為本病與先天氣虛、后天失養、外邪侵襲等因素有關,主張內外兼治,中醫外治法有一定療效。
方一:蓖麻子7粒,去殼,加米飯或面粉適量,共搗為丸,貼敷于雙足涌泉穴(左疝取右,右疝取左,兩疝共取),紗布膠帶固定,每天換藥1次,連用7~10天。
方二:白胡椒3克,研末,分貼雙足涌泉穴及肚臍處,外蓋棉花,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2次,連續敷3~5次。
方三:丁香3克,白胡椒12粒,吳茱萸、蒼術各12克,共研細末,儲瓶備用。每次取藥末3~4克,麻油調糊,外敷于肚臍上,用紗布覆蓋、膠帶固定,每天換藥1次。局部過敏者可間隔1~2天再用,直到痊愈。
方四:母丁香適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藥末適量,填滿肚臍眼,紗布膠帶固定,每2天換藥1次,一般4~6次即可見效。此方適用于斜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