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足跡是犯罪現場發現率較高,且使用價值大的一種常見痕跡,不僅可以反映犯罪分子作案過程,同時還能準確反映犯罪分子自身特征和行走特點,這對于縮小偵查范圍、鎖定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作用。足跡檢驗技術是運用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發現、采集、分析、鑒定與案發現場有關足跡物證,為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提供破案線索和訴訟證據。
關鍵詞:犯罪現場;足跡檢驗技術;重要性;應用
所謂的足跡檢驗就是對現場足跡反映的特征同嫌疑人足跡反映的特征進行對比檢驗,論證各自特征所構成的特征組合是否具有統一性。足跡檢驗在痕跡檢驗中占據重要地位,是現代無證技術的關鍵,在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犯罪現場足跡檢驗結果可以制定有針對性案件對策,防止案情擴大,還能將檢驗結果形成犯罪技術措施。因足跡具有一些固有特征,因此在刑事犯罪偵查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足跡檢驗重要性
1.1檢驗鑒定
犯罪分子進入室內犯罪現場,往往會在犯罪現場進出窗臺上、室內地板、桌椅板凳上留下完整或殘缺不全的單個足跡。室內承痕體質的平滑度越高,越容易反映出運動足跡特征,同時還能清晰反映出起落腳、腳弓、動力線等本質特征。在實際檢驗鑒定過程中,應重點研究分析形成單個足跡的地面、鞋底、行走速度要素,并進行準確判定,為實際訴訟案件提供服務。在對犯罪現場足跡檢驗前,首先,應對案件性質、案件發生、發現時間、地點及現場保護情況了解,找出現場足跡同犯罪行為的關系,認真查看犯罪現場是否有犯罪嫌疑人存留足跡;其次,應考慮外圍和中心現場客觀條件,對承痕體質量、高度、平滑程度及同四周痕跡關系認真分析;接著,對犯罪現場存留足跡部位及遺留條件重點排查,同時還要盡快找出現場存留足跡大小、數量、速度、鞋子種類、有無負重等特征;最后,應對犯罪現場足跡提取方法熟練掌握,制作同犯罪現場足跡大小比例的樣本材料,分別編號。
1.2對比檢驗
①對檢材及樣本形象種類特征和各個部位大小尺寸認真測量,勾勒出鞋子磨損面位置形狀、虛實邊緣位置特征等。②劃定起落腳部位運動特征、動力線動力方向及力角,將破損補丁針腳及中心壓力點等特征位置標注出。③根據由簡單到復雜、由點到面,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的比對檢驗方法依次找出各自特征。也即是按照一定順序從足跡最清晰位置處開始,向四周不斷拓寬,發現明顯、穩定特征,并將特殊特征劃分為重點,之后根據形狀不同在透明膠片上描畫固定,隨后重合比對,繪制比對圖;還可以在坐標圖中將特征直接標記出來并進行重合比對。
2足跡檢驗的基礎操作
2.1尋找和發現足跡
在尋找和發現足跡過程中要注意兩點:其一,發現足跡重點位置,不管是在開闊地帶,還是在叢林拐角處都要優先選擇足跡清晰、特征明顯且便于測量的部位;其二,足跡具有特殊性特征,如是否存在特殊印記變化特殊氣味,了解特殊特征對于了解案情和鎖定嫌疑人具有很大幫助。
2.2測量足跡
在測量足跡過程中應將所需足跡特征信息測量出來,主要包括步幅、步態特征,其中步幅則涉及有步寬、步長、步角等特征;步態則有支撐、起腳、落腳方面的特征。
2.3確認足跡特征
①要準確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赤腳,若赤腳應判斷嫌疑人的腳趾、腳掌、腳跟、腳中以及膠乳突紋線位置等方面的信息,掌握嫌疑人某些方面特征;如果在犯罪現場存留有鞋印,應對鞋底花紋、材質、磨損及斷裂情況判斷鞋子種類。②判定犯罪現場存留足跡是被害人留下,還是嫌疑人存留,如果犯罪現場足跡雜亂無章,且有不同種類足跡混合,則說明在案發過程中嫌疑人同被害人之間發生過爭執或推搡事件,此時需要偵查人員認真甄別。③對足跡特征進行分析,主要是對嫌疑人鞋襪種類判別,明確犯罪嫌疑人性別。根據足跡深淺、大小對嫌疑人體重、身高、運動步伐特征判斷。同時還能結合足跡走向判斷案情發展走向。
3犯罪現場足跡檢驗技術應用
3.1分析案件性質
在對刑事事件偵查的過程中,首先應準確判別該案件是否已經形成了犯罪完全響應,這在實施立案調查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在命案現場,需要偵查人員使用正確方法判定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這些都可以通過收集并完成犯罪現場腳印來判別。若犯罪現場包含死者自身腳印,同時還有許多雜亂無章且不屬于死者腳印,死者大都屬于他殺,且死者與該腳印持有者有很大關系。可以根據這個判斷案件性質且為案件審判提供依據。
3.2分析作案人的自然條件
犯罪現場的足跡檢驗技術可以明確判斷嫌疑人鞋印或赤足嫌疑人性別。男性足跡幅度要遠高于女性,因此男性足弓要高于女性一點。人在正常行走過程中,受到行走方式和自身特征的影響,在足跡中產生的破損和變形情況不同,可以將其作為研究犯罪嫌疑人年齡和身形參考依據。每個人的腳所能承受的重力同自身重量之間成正比,也就是較重人弓足較低,足型較厚,邊緣比較全面,后跟壓痕重,反之亦然。隨著年齡增加,人的運動器官會逐漸衰老,足弓會降低,鞋底破損程度開始轉移到足外側,根據這些變化,可以判別犯罪嫌疑人年齡和體態。
3.3為串并案提供依據
通過研究、對比判別大量相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犯罪現場中留下的足跡特征,為串并案件提供重要參考。如某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出現多起入室行竊事件,在對犯罪現場勘察過程中,所有案發現場鞋子印記相同,都是某款運動鞋底部花紋,通過一系列對比校驗,確認該案件是同一人或同伙人作案,對該階段內所有案件串并調查,成功將犯罪分子抓捕。
3.4明確作案的人數
在犯罪現場實施足跡檢驗技術,結合現場足跡種類、數目及結構特征,大致判斷嫌疑人數量及案件發生時進出口。每個人左右腳通常都是對稱的,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兩只腳活動規律同他人有很大差異,根據這些特征可以明確犯罪現場嫌疑人數目。
4結論
作為一種先進的破案手段,借助足跡檢驗技術是判定犯罪嫌疑人的外形特點,縮小偵查方向和偵查范圍,鎖定犯罪嫌疑人,提升破案效率的關鍵,因此,在犯罪現場需要偵查人員對足跡檢驗技術進行熟練運用,努力收集證據,不斷增強偵查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現冤假錯案。
參考文獻:
[1]徐炳強.足跡檢驗在犯罪現場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6(1).
[2]肖勁輝,劉孟良.淺談足跡檢驗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相關作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6).
作者簡介:
嚴保東(1968~ ),男,漢族,河南省西華縣人,本科學歷,刑事技術痕跡工程師,從事研究現場勘驗、痕跡檢驗、車輛碰撞事故檢驗、工具痕跡檢驗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