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彈指一揮間;五年,長河流淌,斗轉星移。1820多個日日夜夜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陜西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3800萬人民砥礪奮進、埋頭苦干,共同書寫著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壯麗史詩。
這五年,陜西經濟總量從2011年的1.25萬億元躍升至2016年的1.92萬億元,位次由全國第17位進至第15位。一批優勢產業邁向中高端步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占比不斷提高,蘋果產業保持全國第一。
這五年,陜西累計民生投入突破1.6萬億元,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達到28440元和9396元,較五年前分別增加10195元和4368元。累計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89.18萬套,累計新增就業超過215萬人。在全國率先實施13年免學費教育,率先開展綜合醫改試點、實施分級診療制度,率先探索醫療集團、醫療聯合體和醫療服務縣鎮一體化。565萬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老區小康才能全面小康,絕對貧困要在我們的時代畫上歷史性句號。
這五年,陜西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確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行政、金融、農村、民生等各領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西安托管西成新區,“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全面鋪開,去產能走在全國前列……一批具有標志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陸續推出,為經濟社會發展釋放了大量紅利。與此同時,陜西積極搶抓“一帶一路”機遇,目前,中亞、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開通并實現常態化運營,西安成陽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航線45條,來陜中外游客達14億人次。2012年至2016年,全省累計實現進出口總值7734.5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一個五年增長1.3倍,年均增長15.9%。
這五年,陜西發展的亮點頻現,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8.8萬億元,年均增長19.6%,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148萬群眾通過扶貧避災移民搬遷搬進新家園;陜西自貿試驗區正式揭牌;引漢濟渭、東莊水利樞紐工程、渭河綜合整治等一大批項目建成投運;旨在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的“三項機制”重磅推出并取得實效。文化、民主法治、生態環境等行業領域建設齊頭并進……
五年來,“追趕超越”已經成為當代陜西的最強音。